|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青年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Qīngniá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召陵区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明王朝前统治该地者为一郑姓官吏,驻该村。村民称“郑官庄”,又称“郑官营”,载入文籍碑记时,方正名为“正观营”。明王朝建立以后,曾大封宗室,该村附近均为“孝武王”封地,“孝武王”驻该村,封名即改称“孝武营”,迄明朝中叶1506年,武宗朱后照即位,以“武”字犯讳,改称“孝顺营”。明朝灭后,清乾隆年间,复称“孝武营”。民国九年(1920),王拱璧留日归来,组织青年自治会,改崇实学堂为青年公学,开创乡村教育先河。后人为纪念他,将“孝武营村”所在地更名“青年村”,取“从有劳动,家家有地种,贫富有饭吃,男女有权 |
地理实体概况 |
地处召陵区东部,距区人民政府30千米。东邻周口市商水县大武乡,南邻驻马店市上蔡 县华陂镇,西邻万金镇和召陵镇,北邻老窝镇。镇人民政府驻青年村万青大道1号。辖大杨、小杨、周韩、葛胡、胡老、庙王、裴王、砖桥、朱庄、和庄、张庄、庞敦、青年、纺车刘、河李、河崔、周陈、回南、回北、中杨、段庄、小徐、井庄、侯庄、前谢、后谢、双庙郭、枯河、田庄、冷饭、三朱、海子王32个村民委员会,共226个村民小组。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3千米,面积72.8平方千米,人口6.21万。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全镇均为较平坦的二坡高地,西部略高,土质多为黄土及沙壤土,有较好的水利条件。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主要有汾河、枯河。其中汾河从将军庙村入境,至和庄南出境,境内长15.2千米。枯河从沟渠李村入境,至冷饭村东出境,境内长8.2千米。耕地面积7.9万亩,人均1.4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烟叶、棉花、蔬菜、瓜果等。畜牧业以生猪和家禽养殖为主。实行“双汇产业化工程”,建成3000头生猪养殖小区2个,万头生猪养殖小区1个,规模化养殖场6座。“和茄”牌茄子远销省内外,辣椒出口至韩国。枯河鸭蛋以其油脂丰富、味道香醇而远近闻名。工业以化工、建筑材料、木材加工为主,集贸市场4个。拥有工业企业226家,职工6214人。其中,漯河市双隆化工有限公司是河南省最大的新型能源生产基地,召陵木材加工工业园是豫中南重要的木材加工生产销售基地。2014年末工业增加值达到5.2亿元,农业增加值2.8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28万元。有青年村乡文化站1所,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23个。有幼儿园12所,小学14所,初中2所,主要学校有召陵区实验高中、青年村乡第一、二初级中学,拥有各类科技人才452人,农村实用人才413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其中青年村乡卫生院1所、28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境内铁路漯阜线、洛宁高速,省道238线,县道井乔线、万裴线过境。先后荣获“河南省绿化模范乡镇”、“河南省安全生产先进乡镇”、“漯河市文化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行政区划代码:411104106;联系电话区号,0395;邮政编码:462022。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