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城关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Chéngguā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临颍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原县人民政府驻地城内,在清末,在县城设有关卡,故名城关。 |
地理实体概况 |
地处临颍县中部,东邻瓦店镇,南与皇帝庙乡、台陈镇接壤,西临京广铁路,北与固厢乡、巨陵镇接壤。镇政府驻颍河东路331号。为临颍县人民政府驻地。辖南街、邢庄、樱桃郭、大墓罗、西五里头、岗石、西街、耿庄、董畦、吴寨、双庙、聂庄、丁庄、曹窑、东街、东关、北街、北场、三里头19个村委会,56个自然村;下辖五个居委会:颍北居委会、老城居委会、颍川居委会、育才居委会、颍松居委会。辖区东西距离7千米,南北距离5千米,总面积35平方千米,耕地总面积15平方千米。总人口6.83万人,其中城关镇常住人口9.93万人,城镇化率81%。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族、满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5个民族。
地处黄淮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地形中间高,南北低,中部是一条东西走向的黄土岗,东西长,南北两侧是较低的坡地,宽阔平坦。境内最高海拔63米,最低海拔58米。主要河道有黄龙渠、五里河,南马沟河,均属淮河流域,东西走向。耕地以井灌为主,有效灌溉面积10.60平方千米。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辣椒等。畜牧业以猪、鸡、羊等家畜为主。1990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迅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人口急速膨胀,工业、农业、贸易高速发展。到2005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4亿元,比1986年翻了两番。2008年设立的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北部。通过引进知名企业,拉长工业链条,形成了一个以休闲食品为主导、产值超百亿的食品产业集群。美国嘉吉、盼盼、亲亲、喜盈盈、雅客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扎堆进驻,国内休闲食品企业前10强中有8家在区内建设生产研发基地,集聚中国驰名商标12个,省级著名商标23个。商业贸易方面,县城人民路西段和中段南侧分别建有金百汇商贸大厦、金地商贸大厦。商业网点遍布城区。人民路中段南侧、西街、南大街和朱雀路东段建有综合农贸市场。每年北关霜降会,农历二月初六娘娘庙会,为全县性的物资交流会。农民人均纯收入1398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08亿元。财政总收入691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06亿元。
全镇分为行政大社区、工业大社区、南街大社区、城南大社区等4个社区。行政大社区包括:邢庄、樱桃郭、大墓罗、西五里头和岗石等5个村民委员会,以颍北新区建设和城中村改造为主;工业大社区包括:北街、西街、北场、东街、东关、三里头和双庙等7个村民委员会,主要以服务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和黄龙湿地公园开发建设而设立;南街大社区包括:南街、吴寨、曹窑、丁庄、聂庄等5个村民委员会,以南街村为依托,建设新型社区;城南大社区包括:董畦、耿庄2个村民委员,以商贸园区和商贸开发为依托设立。城区规划面积45平方千米,目前已建成30平方千米。辖区拥有变电站5座。
辖区有幼儿园8所,小学11所,初中2所,高中5所,职业中专2所。全镇建有综合文化站一处,村级文化大院19个。县级医院5家,镇卫生院1所,民办医院4家,各村委会均设有卫生室。辖区无线通讯信号覆盖,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村村通。镇内交通便利,道路通畅。京广铁路、107国道、S329省道在境内通过,有县乡(镇)级公路5条,境内道路总长度35千米。东北部有京港澳高速临颍站,西部有临颍火车站。临107国道设有汽车站。快递网点分布城区各处。境内有4座110KV变电站。
镇文化站建筑面积462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0个,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藏书15万册。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有舞狮、龙灯、旱船等。其中有3项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四岁的李娜在2008年梨园春戏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南街戏校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在2008年的河南戏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两名演员被授于“艺苑新秀”称号。2007年南街村红色旅游景点成为国家级AAAA级景区。
辖区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成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处,为谯楼和陕山会馆。谯楼,又名钟鼓楼,始建于公元1370年,后1451年重修,位于老城县衙前。陕山会馆位于临颍一高老校址院内。
行政区划代码:411122110;电话区号:0395;邮政编码:462600。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