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台陈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Táiché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漯河市 临颍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初陈姓由山西省洪洞县迁此建村,名陈村。某年大水村内有一陈姓青年负其母于村东一土台之上,安然度过了水灾,事后人们敬仰此青年的孝义,便将避难的土台称为孝台,俗称抱娘台,并定为村名。后因本村为清末爱国知府陈星聚故里,民国初年改名为台陈。 |
地理实体概况 |
地处临颍县西南部,东邻皇帝庙乡,南与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交界,西与大郭镇相连,北靠城关镇、杜曲镇。镇人民政府驻台陈村人民路1号,北距县政府驻地6.5千米。辖荒张、田庄、小谌庄、大沟桥、打绳陈、裴墩、台陈、海子龚、夹濠王、席贾、李湾、木锨吕、谢庄、下坡郭、张陈、龚庄、安庄、祁庄、水车梁、王曲、桥口、竹园杨、席赵、凹孙、雷庄、临涯张、袁庄、邓庙、双楼、梁阁、大周、毛庄32个村民委员会,107个自然村,3个新农村社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1千米。总面积64平方千米,耕地面积41.30平方千米。总人口6.1万人,均汉族。
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颍河由北部的河贾村北入境,蜿蜒曲折,在南部的丁湾村入漯河市郾城区境。1957年开挖的颍河由西北向东南穿过镇西部。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红薯等,经济作物有烟叶、芝麻、油菜等,特产大蒜,久负盛名,全镇已形成铁路两侧两大种植基地,种植面积突破13平方千米,远销广州、珠海、美国、肯尼亚等国家和地区。全镇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3平方千米,畜牧业以猪、禽为主。有种鸡孵化厂、生猪和肉蛋鸡养殖小厂多处。工业主要有漯河丰华公司、宝山机械厂、毅龙织业公司、桥口织布厂、粮棉加工、木业加工、草编等企业。规模以上企业4家。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0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8亿元。财政总收入105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32亿元。境内有35kV变电站两座。
镇内建有综合文化站,台陈村、裴墩村、祁庄村有文化大院。有幼儿园16所,小学22所,初中2所。镇区有疾病控制中心和镇卫生院。各村委会均设有卫生所。辖区无线通讯信号覆盖,有线电视、宽带互联网村村通。京广铁路和京广高铁南北纵贯全镇中部,107国道从镇境东部南北经过,多条县乡道公路纵横贯通全镇,东达107国道,北达S329省道。
台北首任知府、抗法英雄陈星聚,“特等功臣”抗美援朝葛红臣均出生于此,也是临颍县党组织开展活动和建立组织较早的乡镇之一。陈星聚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大沟桥,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西部王曲村内存有一株拥有7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
行政区划代码:411122104;电话区号:0395;邮政编码:462609。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