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叶县
罗马字母拼写  Yè Xià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平顶山市  叶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史记梁孝王世家》载:“成王与弱弟立树下,取一桐叶以与之,曰:‘吾用封汝。’周公闻之,进见曰:‘大王封弟,甚善。’成王曰:‘吾直与戏尔。’周公曰:‘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则必行之。’于是乃封小弟于应。
地理实体概况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西南中部。北接平顶山市区,东北与许昌市襄城县交界,东邻漯河市舞阳县,东南接平顶山市、舞钢市,南连南阳市方城县,西与平顶山市鲁山县毗邻,北距省会郑州市149千米。距平顶山市区22千米。县人民政府驻盐都街道办事处九龙路1号,电话区号0375。邮政编码467299。行政区划代码410422999。 2011年辖昆阳镇、遵化店镇、廉村镇、任店镇、常村镇、仙台镇、叶邑镇、辛店镇、保安镇和城关乡、田庄乡、夏李乡、龚店乡、龙泉乡、水寨乡、邓李乡、洪庄杨乡、马庄回族乡,共18个乡级政区;领导7个居民委员会,38个居民小组,569个村民委员会,3559个村民小组。共576个村民自治组织,1390个自然村。2014年撤销昆阳镇、城关乡设立九龙、盐都、昆阳3个街道,全县共辖19个乡级政区。 辖区总人口100.29万人,有流动人口6.8万人。辖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回、满、蒙古、彝、拉祜、傣、苗、哈尼、藏、白、佤、土家、纳西、维吾尔、布依、土、朝鲜、壮、景颇、傈傈、布朗、黎、侗、达斡尔、鄂伦春、水族、撒拉等少数民族。除回族外,其他超过100人的民族有满、蒙古、彝族3个民族。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4.4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6.7千米,总面积138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平均722人。 地形地貌 叶县地形在地图上为不规则三角形,呈现浅山区、丘陵区、平原及洼地。地处黄淮平原西部边缘,桐柏山与伏牛山余脉接壤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桐柏山沿县境东南边境横亘,大别山余脉自东南向西北延伸至保安镇,与伏牛山对峙形成有名的“南襄夹道”。最高峰老青山海拔650.2米,最低点为境内水寨乡的黄庄村,海拔69.8米,平均海拔85米。 水 文 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支流沙颍河水系,自北向南分布有汝河、湛河、沙河、灰河、澧河、干江河等6条河流。有燕山、孤石滩大型水库两座和春秋时楚叶邑尹沈诸梁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东、西二陂。 气 候 叶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在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北侧,其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温暖,降雨量适中;夏季酷热,雨水充沛;秋季凉爽,雨水渐少;冬季寒冷,雨雪偏稀。年平均气温14℃—1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有效积温5308.2℃。年平均无霜期229天,初霜期在10月下旬,终霜期在3月下旬。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91.1小时,最多日照时数为2193.5小时(1992年),年最少日照时数为1702.7小时(1996年),年积差490.8小时。夏季(6—8月)平均日照时数为572.7小时,秋季平均日照时数为477.3小时,冬季日照时数为399.4小时。太阳辐射差异较小,全年辐射总量为112.81千卡/平方厘米,有效辐射量55.3千卡/平方厘米;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春季大于秋季,最大值出现在6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和12月。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叶县矿藏主要是地下岩盐 2007年11月叶县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岩盐之都”。另探明金属、非金属矿藏19种以上,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锰、金、银、铜、锌、铝、镁等,多分布在南部浅山区;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灰岩、大理石、花岗岩、黏土、石墨、磷矿石、石英和煤等,多分布在浅山岗区和平原区。金属类的磁铁矿,在辛店镇东部的尚庙、卞沟、山孟岗一带,初步探明储量为1173万吨;矿体为层状,连续裸露于卞沟以南及西南的山坡地段,厚4—24米,属利于开采的小型磁铁矿床。非金属类的石灰岩主要分布在保安镇河套寨和常村乡下马庄一带,岩层呈单斜产状,出露于丘陵区,多无覆盖,具有良好的露天开采条件。河套寨石灰岩岩层厚,无夹层,储量约3000万吨。2002年,平顶山煤业集团在煤矿储量普查中,发现叶县洪庄杨乡地下煤储量5303.9万吨左右。 金属矿藏 (一)铁 1.磁铁矿 分布在辛店6千米的尚庙、卞沟、山孟岗一带,初步探采储量为1173.3万吨。矿体呈似层状,连续出露于卞沟以南至西南的山坡,厚4—24米,属小型磁铁矿床。矿藏矿石是磁铁+石英+灰石紧密共生,含全铁(TFe)品位28.92%,酸溶铁(SFe)25.52%,其余为造碴成分,未发现有害成分和其它伴生有用成分。据相邻矿床同类型矿石可选性实验结果,精矿品位(SFe)可提高到55.51—58.30%,金属回收率达90%以上,精矿产率27.61—35.35%。 2.褐铁 分布在保安五里坡、常村瓦房庄、辛店蛮子沟和大木厂等地。前两处为产于震旦系杂色页岩中的薄层及结核状褐铁矿,多层状,断续分布,厚仅数十厘米,含铁品位一般为30%,最高44.18%;后两处为产于熊耳群变安山玢岩中的破碎带热液铁矿,原生带性质不明,地表所建为褐铁矿脉及铁帽,出露极不连续,单脉宽数十厘米至一米余,拣块样化验结果,含铁品位42.8—59.05%。 (二)锰 保安河套寨和常村孤石滩发现有分别产于寒武系、震旦系岩层破碎带内的热液型锰矿床。河套寨矿床,含矿围岩属寒武系中下统石灰岩、页岩破碎带,单脉较发育,脉宽0.2—0.7米,延长数十米,多呈陡立状平行产出,局部有膨大、分叉以至网状交错。孤石滩水库南岸震旦系石英岩砂岩破碎带内,出露宽达3—8米,沿岸东西走向长500—700米。锰矿为破碎角砾岩带中的填充和胶结物,呈网脉状不均匀产出。 县境锰矿床初测储量300万吨,含锰品位19.58—50.42%,含铁品位2.44—3.29%。另外,还伴生有银、锌等多种金属元素。 (三)铅 产于保安河套寨西岗,属寒武系中统石灰岩与花岗闪长岩接触蚀变带中的矽卡岩型铅矿。初步探明储量30万吨,含矿脉体多,顺层发育,脉宽数十厘米以上。区域内有民采坑洞。矿石经拣块取样化学分析,含铅15.21—29.32%,一般为0.2—2%以上,并伴有银、锌、金、铜等元素,其中银含量高达732.5克/吨。矿藏区域为小而富的铝、银矿点。 (四)银、锌 明嘉靖南阳府志载:裕州叶县有银矿。今查,保安河套寨锰矿、常村孤石滩锰矿和河套寨西岗铅矿3个矿藏区内均伴生有银、锌,分为“铅—银—锌”与“锰—银—锌”两种伴生类型。 河套寨西岗“铅—银—锌”伴生类型中,伴生银变化范围178—732.5克/吨,平均455.2克/吨;伴生锌品位0.58—0.63%。河套寨、孤石滩两处“锰—银—锌”伴生类型中,伴生银变化范围9—217.7克/吨,平均78.4克/吨;伴生锌品位0.11—0.49%。 (五)金、铜 辛店房庄附近发现有金的重砂异常。辛店明顶山熊耳群杏仁状安山玢岩中,发现有铜的矿化点,矿化带宽2.2米,含铜1.23%,锌0.32%。 (六)镁 常村火石山、葛家岭、黄湾一带,分布优质炼镁白云岩矿床,产于震旦系洛峪口组地层中,呈多层状,整个矿床有储量大、质优易采的特点,其中特级品地质储量为895.9万吨,矿床呈单斜产、中厚层状出露山坡,具良好露天开采条件。矿石为隐晶结构、致密块状,白云岩矿物占绝对量,氧化镁平均含量为20.88%。 二、非金属矿藏 (一) 白云岩 常村火石山—葛家岭—黄湾长7千米的山坡及丘陵高地,广泛较连续出露的白云岩,达中型矿床规模,岩层层次清楚,含矿段总厚345米,矿层一般为3—5层,单层平均厚3—12米,可采矿层累计厚度7.8—21.16米,地质储量1240.5万吨,具易采、量大、质优特点。 (二)石灰岩 分布在保安河套寨和常村下马庄,产出地层为寒武系中下统碳酸盐岩建造。岩层呈单斜产状,出露丘陵区,一般无覆盖,具有良好的露天开采条件。河套寨石灰岩层厚,无夹层,储量约3000万吨,达中型矿床规模。矿物为高钙低镁的化工用石灰岩,含氧化钙50%以上,氧化镁1.34—4.71%。下马庄泥灰岩为中薄层状,与页岩交替相同,储量约420万吨,含氧化钙45.27%,二氧化硅10.81%。 (三)大理石、花岗石 产于保安河套寨—玉石潭一带,属寒武系中下统地层,初测储量为450万立方米。大理石主要花色品种有:豹皮、青玉、条黑、黄白玉、山水、墨玉等品种,其中豹皮、青玉、条黑三种量大易采。 (四)粘土、漂白粘土、瓷土 布在常村中马—黄湾—葛家岭一带,层位隶属震旦系上统的粘土,分为纯白色镁质粘土,褐灰色或紫色铁质粘土两类。镁质粘土共生于白云岩矿的顶底盘,层位稳定,厚10—20米,地质储量约520万吨。该粘土洁白无杂色,民采历史较久远,用于漂白棉织物。铁质粘土以褐灰色为主,主要产于中马村后坡,厚40—50米,呈陡倾斜产状,延续稳定,储量250万吨以上。紫色粘土见于黄湾至马拉庵一带,层位稳定,厚2—4米,储量约54万吨。 瓷土属第四系洪积、冲积而成的亚粘土和亚砂土,常用作水泥、砖瓦生产的原料。 (五)长石、含钾岩石 辛店坡角山北坡,产长石西精岩脉多处,呈陡立岩墙产状,宽数米至数十米,南北延长百余米,单脉储量在数十万吨以上,可露采。辛店老寨山震旦系崔庄组页岩,含氧化钾5.40—7.48%。 (六)脉石英 常村孤石滩水库以南,黄石古洞—罗圈湾—尖山一带,广泛分布脉石英。石英脉宽1—3米,连续出露长50—300米,产在中元古界安山玢岩内。据测,单脉可采储量1—2万吨,远景储量约300万吨以上。化学成分含二氧化硅99.6%,属优质石英矿。另外,辛店坡角山和保安西部山区还分布有生产一般玻璃用的石英砂岩矿,量大易采。 (七)石墨 辛店坡角山—鱼池沟—王家岗一带太古界变质岩系产石墨片麻岩,一般呈层状半覆盖出露于山坡,厚数米至十余米,局部巢状富集,具中等露采条件,储量初测670万吨,品位一般含固定碳2.18—8.43%,巢状富集处大于10%,可选性好,石墨产率5%左右,精矿品位90%左右,石墨回收率90%以上。 (八)硅线石 辛店塘山沟、土门沟、大梁沟太古界地层产硅线石,层位在含石墨岩段之上,呈1—3层单斜状产出,单层厚1米至数米,可露采,具小型矿床规模。 (九)重晶石 辛店西茅草沟、常村柴巴和黄湾三处产重晶石,前两处脉管状伟晶质重晶石脉,发育在熊耳群安山玢岩垂直破碎带内;黄湾处透镜状致密重晶石脉,顺层发育在震旦系上统洛峪口组泥质岩层破碎带内,重晶石含硫酸钡77%上,总储量约5万吨。 (十)磷块石 保安官寨和常村孤石岭寒武系下统辛集组砂质泥岩层中产磷块岩,以官寨规模较大,岩层呈单斜产状,厚0.15—0.6米,走向延续长185—725米,有1—3层,估算储量10万余吨。 矿石类型为胶磷矿,与细屑状石类紧密胶结一起,不易机械分离,含五氧化二磷8.13—36.35%,一般为10—25%,可直接利用原矿石制磷肥。 岩 盐 1981年8月,河南石油勘探局在叶县境内布设探井,至 1990年国家化工部钾盐地质大队在叶县田庄乡钻探设井,井深1803.81,见盐深度1206.6米,发现岩层57层,总厚度为368.2米,单层厚度22.2米。通过综合资料分析,证实地下蕴藏着丰富的优质岩层,分布面积达270平方千米。资源储量715653.35万吨,储量61709.0万吨,基础储量202848.02万吨,资源量512805.3万吨,分别占河南省盐矿资源的89.7%、79.8%、79.5%、94.5%。盐矿保有储量全省第一位。主要分布在县境中部平原地区。数据证明,叶县是一个特大型断陷盆地沉积的食盐岩矿床,矿体范围位于叶县次凹地面上的九龙街道、昆阳街道、盐都街道、任店镇、马庄回族乡。 岩 芯 马庄回族乡、田庄乡、廉村镇、仙台镇、水寨乡以及龚店乡。盐矿的矿石类型为氯化钠型原生化学沉积成因的块状层状石岩盐,灰白色为主,其次为淡黑色、浅黄褐色,偶见巨晶,矿物成分中氯化钠含量一般在85—95%,最高达98%。 煤 矿 叶县煤矿资源不多,主要分布在洪庄杨乡李村一带,查明储量5203.9万吨。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暴雨、龙卷风、暴雪、干旱等。历史上灾害记载很多 唐开元十一年(723年),连降大雨,淹没庐舍千家,死人俱多。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白日黑霾,昼昏如夜,行人迷路,有落水而死者。 清光绪三年(1877年),大旱,饿死者无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蝗自扶沟黄河滩来,飞时蔽天,落地无隙,爬行不避坑井,食禾苗至土平,民不聊生。 1954年冬,大雪填沟覆路,车马停驶,行人迷途,有坠井而亡死者。 1975年8月5日至8日暴雨,70小时降雨645毫米,孤石滩水库上游达1100毫米。境内六条主要河流洪水漫溢,淹没村庄63个,倒塌房屋26万间,40多万群众被洪水围困,死亡122人,失踪97人。 1982年6月,麦熟在即,雹、雨数日,气温持续38.9℃,全县境内麦子棵上生芽。 2000年6月24—26日暴雨,降水量达303.4毫米;9个乡镇、103个村受灾,受灾人口7.6万人,倒塌房屋82间,淹没农作物8206公顷。同年7月3日至7日,降水量239.3毫米,5666公顷农田被淹;房屋损坏505间,倒塌205间,2.3万人被水围困。 2004年7月15日,龙卷风裹挟暴雨,受灾人口37万人,倒塌房屋3373间,淹死牲畜1.6万头、家禽13万只,霉坏粮食5800吨,造成经济损失2.28亿元。 2007年7月15日,强降暴雨,降水量501毫米,受灾人口14.6万人,倒塌房屋1356间,冲毁桥梁112座,17座水库不同程度损坏,造成经济损失7678.6万元。旱灾、风灾多发生于春夏,比较严重的有:1993年7月伏旱;1997年,秋季大旱,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不收;1996年5月26日,大风刮坏蔬菜大棚1222个。 农 业 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0.6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1.2亿元,2014年达到51亿元,比上年增长6%。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4年生产粮食78.04万吨,增长率0.7%。总产39.27万吨,平均亩产422千克。食用菌栽培6000万袋,总产12万吨。渔业总产量1.1960万吨。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禽为主,2014年生猪出栏184.6万头,年末存栏82.8万头;羊出栏55.4万只,年末存栏40万只;牛出栏14.5万头,年末存栏24.3万头;家禽出栏995万只,年末存栏670万只。2014年生产肉类12.2万吨,其中猪肉7.1万吨,牛肉2.2万吨,羊肉0.7万吨,禽蛋3.24万吨,鲜奶1.5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3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6178元,比上年增长22.7%。 农业产业化经营 2014年,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52个,从业人员18万人,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4亿元,销售收入21亿元,带动1.8万农户;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园区18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现代农业科技园2个,农业观光采摘园6个,休闲农庄4个,农家乐6家。 林 业 叶县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2014年,占应改面积的93.9%。 工 业 叶县是盐业生产基地,2014年形成了以盐化工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精制盐和盐化工等成长型产业集群,年产值161亿元,比2009年增加15%,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8.5%。1987年3月,叶县政府把盐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按勘采结合进行开采,并开始平锅制盐;采卤流程为正、反循环工艺流程。同年10月30日,在中原盐田试验中心熬制出第一批平锅盐,从此结束了河南不产盐的历史。1989年3月,河南省政府确定盐业发展总体规划,决定在叶县划出25平方千米试验开发区作为首采区。1992年8月10日,叶县豫昆精制盐厂投产,生产出河南历史上第一批精制盐,填补了河南制盐的空白。1993年—2002年该厂共制精盐65.8680万吨,累计产值2.68亿元。1993年天河盐厂投产,制精盐2.7136万吨。次年开发精制健身盐、金属钠盐、强化锌盐、核黄素盐等20余种新产品,在第二届中国科技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获得“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全国生产管理十佳单位”、“河南省免检企业”等荣誉称号。1994年,平顶山神鹰盐厂建成投产,年产量1.3万吨。同年,平顶山营养保健盐厂建成投产,年产量1.5万吨。1998年11月,按1000米×1000米的勘探网度,建井11口,累计进展17176.24米,探明矿段5.01平方千米,纯盐储量26.6888亿吨,为制盐及盐化工业发展提供了可靠充足的盐矿资源。1999年,所产“神鹰”牌精制盐出口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2000年12月,将豫昆制盐厂、天河制盐厂合并为中盐皓龙公司天河分公司,到2002年产盐18.7万吨,统由河南省盐业物流配送中心调拨。盐产品开发方面,1992年投放市场的有:“昆井”牌精碘调味盐、锌强化营养盐、特种保健盐; 1994年又开发的品种有:平衡健身盐、肠衣盐、金属钠盐、医用盐、强化锌盐、强化钙盐、强化硒盐、低钠盐、核黄素强化盐、调味品等5个系列、20个品种;1996年8月平衡健身盐获“河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998年开发出螺旋藻活性碘盐、锌强化盐、硒强化盐、畜牧专用盐、海水晶及营养保健锌盐、钙盐等多个品牌。 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职工3.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28亿元,比上年增加13%;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5家,职工1.6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加12.6%。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35家,其中10亿元以上的5家。产业集聚区2个:位于境内龚店乡的平顶山市化工产业集聚区,位于境内城关乡的叶县产业集聚区,均为省级工业产业集聚区。另建有叶县电器和机械加工产业园、中平能化煤盐联合化工产业园、叶县摩托车产业园和马庄清真牛羊肉加工产业园等,实现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的70%。 商业外贸 2014年末,共有商贸流通网点12500多个,商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29429人增加到2010年37380人,增加27%。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批发零售业31.57亿元,增长16%,住宿和餐饮业8.7亿元,增长20%。 2014年全县进出口累计0.074亿美元,比上年增加95.8%。其中进口主要是引进机械设备等,贸易额0.01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00%;出口的主要产品有生物大豆蛋白、精萘等2类产品,销往9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0.055亿美元,比上年增加45.5%。 财政金融 2014年,财政总收入10.16亿元,比上年增收3.04亿元,增长42.7%,是1949年的12700倍,是1978年65.34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88亿元,比上年增收2.34亿元,增长42.2%。主要税收完成情况:营业税9165万元,增值税2.2132亿元,企业所得税4969万元,个人所得税137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收1868万元、7664万元、191万元、9万元,依次增长25.6%、53%、4%、0.7%。人均财政收入1141.44元,比上年增加259元,增长29.4%;是1949年的5935.7倍,比1978年增长47.5倍。 2014年末,有8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在我县开设分行,各类存款余额82.57亿元,比上年增加18%,是1978年的478.7倍;人均储蓄6929元,比1978年增长2849倍;各项贷款余额33.7亿元,比上年增加27%,是1978年的91倍。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96亿元,比上年增加27%。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623万元,比上年增加73.5%;人身险保费收入1.4977亿元,比上年增加12.6%。 文化艺术 有文化艺术团体10个,会员360人。创作完成的有小说 、影视剧、歌曲、诗集、文学,还有史志和叶县文化研究等。另有收藏、书法、书画界举办的理论研究、书法书画展等。 长篇小说 王效勇、王笑笛著,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叶公沈诸梁》。王茜芹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没有这回事》。王保山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烟柳逝水》、《半截英雄》。张国松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那场风花雪月的故事》。黎筠著,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走出伊甸园》。 影视剧 有叶县老年艺术剧团演出,河南电视台播出的戏曲连续剧《慈母泪》。 歌 曲 苏红英、张福田编曲,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盐都放歌》。 文 学 王永生著,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同学少年》。黎筠编著,中原农民出版设出版的《长风文选》。 诗 集 马长风著,台湾金枫有限公司出版的《路漫漫》。杨运芳著,长城出版社出版的《品味人生》。朱新伟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青春记忆》。 叶县历史文化研究 叶县人民政府编写,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叶姓溯源—叶公与叶县研究论丛》。叶县炎黄文化研究会期刊《叶县史蕴》。李元芝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文献中的叶县》。《叶县早期革命的播火者》《叶县辛亥革命风云述略》。郭国堂撰写,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州今古》刊登的《叶县??叶氏??叶公》,郭国堂撰写,收编《平顶山地名考论集》的《浅谈叶县境内的舞阳故城》。张兴、郭端鹏著,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叶县文化通览》。 书 画 中共叶县县委宣传部编印的《叶县书画》《中国岩盐之都杯书画集》。冯国堂作,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冯国堂书法作品集》。 史 志 胡勇、张振业主编,郭瑞花、袁金钊执行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叶县历史大事记》。叶县地名委员会编,福建省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叶县地名志》。叶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叶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2009、2010、2011《叶县年鉴》。叶县人民政府地名办公室编印的《叶县地名资料汇编》《叶县地名录》《叶县地名考》《叶县地名春秋》。 文物保护 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叶县县衙博物馆和叶邑故城(今叶邑镇旧县村)。常村镇文集遗址已申报“国宝”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昆阳故城、黄庭坚书唐韩伯庸《幽兰赋》碑、叶县文庙、真武庙、龙泉澧河石桥、孙家岗遗址、文集遗址和春秋卷城古城(保安镇前古城村)等。 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 叶公陵园,红军烈士墓,讨逆军阵亡将士纪念碑,黄湾古文化遗址,骆庄遗址,汉王城(龙泉乡古城),霸王城遗址,法云寺遗址,鲁寨遗址,长沮桀溺墓,冢张古冢,三皇冢及附近画象石,牛凤墓遗址及无字碑,汉高文通及唐李白,元丹邱隐居碑,玉乔墓遗址,黄柏山衍庆庵及碑刻,毛仁寺及银杏树,龙王山头摩崖题记,文王化行南园碑,屈庄节孝坊,蒲王庙,璋环寺,园觉寺,望娘楼,圣井,洛岗戏楼,樊庄大石佛象, 孔子过叶遗址,汉广郡遗址,摩天岭遗址,十二里庄遗址,讲武台,宋庄古墓碑群,张集古墓碑群,叶公水利工程西陂遗址,旧县清真寺,夏李李家楼,卷成遗址,红阳县遗址,河山县遗址,奇额城遗址,仙州遗址,闯王寨遗址,老寨山、五里坡、高楼山、红石岩寨、歪头山等山楚长城遗址,老青山远古时期岩画“天书”遗址等。 教 育 全县有幼儿园206所,在园幼儿2.42万人,专任幼儿教师2176人。小学292所,在校学生6.741万人,专任教师39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5所,在校学生2.775万人,专任教师203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普通高中5所,在校学生1.1886万人,专任教师743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4096人,专任教师20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2人,专任教师32人。各类民办学校24所,在校学生1.3万人,专任教师718人。高中阶段学校有叶县高级中学、叶县第三高级中学、叶县育英高级中学、叶县昆阳高级中学、叶县职业高级中学、叶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其中,叶县高级中学为河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叶县第二高级中学为平顶山市示范高级中学。2014年教育经费4.54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93亿元,财政预算经费3.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26%、31%;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9.83%。 科 技 拥有独立科研与技术研发机构30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3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各类科技人才7.3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8万人(高级职称598人,中级职称3868人,初级职称6389人),经营管理人才1.02万人,技能人才2.1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3.12万人。 医疗卫生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二级医院3所(综合医院2所,中医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学校1所,卫生院18所,民营医院1所。公立卫生医疗机构有床位112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6张,固定资产总值1.62亿元。有专业技术人员2008人,其中执业医师558人,执业助理医师616人,注册护士74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6人、执业医师0.63人、注册护士0.84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97.5%。 体 育 体育场地260处,河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个,体育社团10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19人。全县叶县体育中心46%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每年举办的群众体育活动有:全民健身日、河南省“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全县运动会,和省级以上体育赛事—2008年首届民间摩托车邀请赛。累计取得国际级金牌6枚、银牌1枚、铜牌1枚,洲际级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2枚,国家级金牌14枚、银牌10枚、铜牌17枚,省级金牌27枚、银牌18枚、铜牌9枚。 广播电视 1955年11月开通叶县有线广播站,到乡镇230杆千米,乡镇到村6580杆千米。1985年6月开通叶县人民广播电台,现有立体声广播调频喇叭3000余只,入村率90%,通响率80%。1985年开通调频转播台。 2004年开通电台数字音频工作站,组建新的无线电发射系统,发射频率为100.2兆赫,信号覆盖率96%,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2555小时。1991年11月建立叶县电视台,1992年元月28日开播节目。 1994年8月成立叶县有线电视台,2014年末开通两个频道,电视节目覆盖率98%,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6314.5小时。2003被授予全国农业科技节目“千县工程”优秀单位,2007年被授予全国科技电视联播先进单位。 新闻出版 新闻出版单位1家,个体网点17个,从业人员136人;各类印刷复制企业8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业3家,包装装潢印刷企业2家,从业人员456人。期刊《叶县信息》创刊于2007年,每周出版1期,全年总印数130万份。 环境保护 2014年末,本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资金0.17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1.0%。空气质量一级天数121天,二级天数204天,三级天数36天,四、五级天数0天;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90%。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为0.07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三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值0.033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值为0.054毫克/立方米。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万吨/日,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2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1%。全境林木绿化率19.65%。 交通运输 已形成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络。2014年末,客运量4775.3万人次,周转量13.25万人次,货运量494099.68万吨。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