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太康县 |
罗马字母拼写 |
Tàikāng Xi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周口市 太康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河南通志?卷四》记载,夏禹时太康(启的儿子)到洛水沿岸狩猎,十旬不归,被东夷族后羿所拒,不得返国,流于戈地(今太康一带),筑城定居。死后葬于城东南二里处(今太康县南关王陵村)。又据《陈州府志》记载,秦时始建阳夏县,属颍川郡;汉属淮阳国;隋开皇七年(587)改阳夏为太康县。 |
地理实体概况 |
太康县地处周口市北部,距离市政府驻地67千米处。县政府驻城关回族镇谢安路西段,东邻商丘市柘城县、鹿邑县,南邻淮阳县、西华县,西邻扶沟县,北邻开封市通许县、杞县、商丘市睢县。辖城关回族镇、毛庄镇、老冢镇、龙曲镇、清集镇、常营镇、板桥镇、逊母口镇、符草楼镇、张集镇、马厂镇、马头镇、朱口镇、城郊乡、王集乡、高贤乡、芝麻洼乡、独塘乡、大许寨乡、五里口乡、高朗乡、杨庙乡、转楼乡13镇,10乡。总面积1759平方千米,东西最大距离55.2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1.96千米,耕地面积11.40万平方米,其中有效灌溉面积9.68万平方米,林地面积3.33万平方米。总人口147.3万人,县政府驻地人口20.8万人,有回、壮、蒙古族等19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35096人。境内河道属淮河流域,境北有大新沟、小新沟、铁底河、小温河,境中有涡河、老涡河、兰河、黑河、尉扶河,境南有李贯河、新运河等共计13条四级河流。大广、永登及周商3条高速公路穿越太康县境,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络相连。国道311、106及省道326、211、213在太康县城交汇.许(昌)郸(城)地方铁路横贯全境,全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太康县城内设太康县汽车站和万里长途汽车站共2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海拔在45.5米~59.5米之间,地面高度差14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春秋温暖季节短,春末夏初多干风,四季交替多旱情。太康县是循环造纸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循环造纸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循环造纸、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5个类型产业集群,境内有龙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通泰纺织有限公司、河南永兴锅炉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农业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等。主要特产有马头牛肉、逊母口胡辣汤、太康红烧肘子、马头常师傅豆干。拥有独立科研机构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太康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是全县唯一独立科研机构。有各类科技人才7.1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58万人,技能人才3.5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1.58万人。教育方面有幼儿园128所、小学444所、初中53所、普通高中5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2所,其中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为省级示范学校。文化馆24个、专业文化艺术团体1个,其中太康道情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6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25所。名胜古迹有太康文庙(黉学)、太康陵、少康陵、寿圣寺塔、小吴塔、庆安寺等。辖区内的著名的军事家有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吴广,著名政治家有西汉丞相黄霸,东晋宰相、淝水之战决策者谢安,著名文学家有谢道韫、谢灵运。
其他信息: 邮政编码461414、长途电话区号0394、 太康县人民政府网址:http://www.taikang.gov.cn/。太康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生猪养殖调出大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较快县。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