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丁集镇
罗马字母拼写  Dīngjí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周口市  项城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丁集,原该地有个丁村(今丁集西),村头有集,名丁村集。后,集东(马村)谷河上架桥,马村成为南北交通要道,集随之迁至马村,丁村住户也随集迁移。清同治元年(1862)修寨,称丁集寨。后寨废改称丁集。
地理实体概况 地处项城市中部,距市政府驻地16.3千米处,谷河两岸。东邻王明口镇,南邻高寺镇,西邻永丰镇,北邻千佛阁街道。镇政府驻丁集村府前街,属项城市,辖丁集东街、丁集南郊、丁集西街、丁集北街、东分村、戴桥、任楼、大田营、陈营、鸽子楼、小李庄、田土屯、李楼、上王楼、索庄、张桥口、贾桥、王官桥、椿树庄、田庙、龙王庙、邵庄、田寨、沈庄、徐营、西分村、霍庄、石楼、王李桥29个村民委员会,116个自然村,267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3.6423平方千米,总人口6.2万,民族有汉族、回族。该镇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半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1℃,年均无霜期218天,年均降水量729.6毫米。县道023、县道012两条县道交汇于镇中心,城乡公路网遍布全境,交通便利。谷河自西向东流经全境,港河沿境流经镇东部。全镇耕地面积46.981平方千米,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以种植蔬菜、药材、烟叶、白芝麻为主。养殖业以饲养羊、猪为主,为河南省最大的山羊、绵羊饲养基地。全镇有初中3所,小学23所,镇卫生院1所,综合文化站1个,图书馆1个。工业形成皮革、化工、建筑、家具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享有中原皮都之称。2014年全镇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3.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9亿元,财税收入3700.7万元。丁集文化氛围浓厚,成立有丁集镇戏迷俱乐部。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兴农富民、兴企业强镇、兴城活商”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河南省林业生产十佳乡镇等荣誉称号。 其他信息:政府网址为http://www.xiangcheng.gov.cn/。行政区划代码是411681109,长途电话区号是0394,邮政编码是466223。行政区划单位:乡。行政级别:乡级。 政区的历史沿革:清末置项城县丁村集牌。民国20年(1931),置第十区丁集。民国三十年(1941),置丁集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项城县第三区。1951年为项城县第八区。1958年建丁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撤乡建镇。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