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辛店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Xīndiàn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平舆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明代以前,该地原是茫茫原野,后汝南-新蔡官道经此,附近村民刘辛用来此,先以卖茶为名,盖两间草房,后逐渐开设饭店,成了过往客商的歇脚店。由于店主态度和气,服务周到,辛苦经营,生意有了发展,成村后,人便取店主姓名中间一字“辛”为村名,该村取名辛店。后续邵、付、冯多姓贫苦农民迁来安家落户,开荒种田,自然形成一个过路小店。民国初年(1912年),辛店大付庄乡绅付学义与冯寨老癝生争店子,付在辛店唱戏起集,定辛店双日逢集,从此辛店便名正言顺地延续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平舆县境西南部,距县政府8千米,乡政府驻地驻平舆二高-普照寺公路中段。东邻万金店镇,南邻西洋店镇,西南与汝南县王岗镇隔汝河相望,西邻老王岗乡,西北邻李屯乡,北邻郭楼镇,东北邻清河街道。东起村两口唐店,西至韩坡村宋坡;南起郭庄村小赵庄,北至崔庄村辛王庄。下辖辛店、崔庄、韩坡、黄寨、新淇沟、黑李庄、郭庄、两口8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54.0801方千米,居民9917户,总人口3.74万人,其中男19546人,女17864人。民族主要由汉族、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构成,其中回族25人,其他少数民族共11人。政府驻地人口约0.51万人,规划面积6.1154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5001平方千米。电话区号:0396,邮政编码:463403。
地处淮北平原,地势西部稍高于东部,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8℃,年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水量904.3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30天。主要河流有汝河、柳港。主要交通干道有新蔡-泌阳高速公路、冯寨-殷坡公路、平舆二高-普照寺公路等过境。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耕地4099.72公顷,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玉米,兼种芝麻、棉花、油菜。土特产以白芝麻为主。韩坡为中药材种植基地,占地260亩,以种植芍药为主。畜牧业以养殖猪、羊为主,黄寨、崔庄为生猪养殖带头区,单个养猪户养殖数量达9000余头。工业主要以皮革、机械加工、食品生产为主,企业有辛店面粉加工有限公司、辛店乡抽纱工艺品厂等。有商业网点128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比19.24%。2014年三产比例为40.4:31.9:27.7,国内生产总值为37753万元,公共财政收入为204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645元。
有学校15所,如辛店乡第一初级中学、辛店乡第一小学等。有辛店乡卫生院,村级卫生所16个,新农合参保率98%以上。建有辛店乡敬老院。有乡文化服务中心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8处。学校体育场12个。农业技术推广站1处,1997年2月14日,被地区行署认定为科技示范乡。道路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普及率80%,供电入户率100%,有线电视覆盖率为99%,宽带网络覆盖率为75%。
节日饮食与中国北方民间传统基本一致。农历双日集,源于清末。每逢农历三月初三,辛店村有古会,会期4天。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