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真阳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Zhēnyáng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正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洪武四年(1371年)真阳县并入汝阳县,景泰四年(1453年)置真阳镇,设巡检司,因曾为真阳县治所,故名真阳镇,沿用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真阳镇地处正阳县境西北部,东接慎水乡,南与兰青乡、闾河乡相连,西与熊寨镇接壤,北邻慎水乡。镇政府驻西二环中段,距县政府驻地2千米。东起皮庄村,西至诸葛寺村,南起李通村,北至陈庄居民委员会。辖甘泉、西菜园、鼓楼、东花园、张庄、南龙岗、陈庄、万宝聚、金龙桥、黉学、南街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邹楼、吴湾、皮庄、梁庙、庞桥、唐段庄、梁楼、张楼、张庄、诸葛寺、乐堂、李通、叶竹园、段庄14个村民委员会。辖区总人口约9.3万。其中男性约4.9万人,女性约4.4万人,除汉族外,有蒙、回、彝、瑶、土、满、黎、壮、苗9个少数民族共人口1860人,占人口总数的2%。总面积108.2平方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千米。镇政府驻地规划面积16.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3.3平方千米。2014年财政总收入2908万元,人均年收入14613元。电话区号是0396,邮政编码是463600,联系电话是0396-8922616。
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变化分明,夏热冬冷,春秋宜人。多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7.5℃。生长期年平均224.7天,无霜期间年平均为231天,最长达259天,最短达17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59.6小时,每天平均5.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33.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8.4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境内从东到西依次是慎水河、庞桥沟、清水河,属淮河支流。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拥有林地5500亩,有野生种子植物612种。地势中部较高,四周略低,坡降1/400。慎水河绕镇区西、南、北三面东流入慎水乡。
耕地面积7.7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大豆、油菜、芝麻、红薯、蔬菜等,畜牧业以养殖猪、牛、羊等为主。工业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医药化工为主,具有规模的工业企业13家,私营企业48家。有建筑建材、日用百货、针织、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大型批发市场6个。有商业网点406个,2014年底三产比例为35.3:28.9:35.8。
有镇文化服务中心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5处,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10万册。有幼儿园15所,专任教师52人;小学15所,专任教师339人;初中3所,专任教师215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7个,其中村级卫生院两个,村级卫生室25个,有床位150张,专业卫生人员157人,其中执业医师36人,执业助理医师46人,注册护士32人。有正阳广场、文化广场、正阳公园、清水湾公园等市民公共活动大型场所4处。学校体育场30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有350个。敬老院2家,床位75张。镇区内主要驻区单位有正阳县政府、正阳县民政局、正阳县住建局、正阳县工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正阳县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等。
永和-定远公路(S219)、明港-临泉公路(S335)2条省道横穿境内。庙湾-北小潘庄公路(X006)与南阎庄-小施庄公路(Y006)呈十字型交叉。西距107国道和京广铁路37千米,东距大广高速、106国道和京九铁路40千米。
境内名胜古迹有汉代石阙、甘泉井、黄叔度墓、皂角树等。真阳镇为东汉黄宪,清末袁乃宽(1867-1946)故里。烈士陵园内有一等功臣“老山前线新王成”张春旺烈士墓。
真阳镇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驻马店市文明村镇(社区)”、“安全生产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驻马店市“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嘉奖单位”、“平安建设工作先进乡镇”等称号,同时在财税、服务招商引资、征兵等工作中均获得“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