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油坊店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Yóufāngdiàn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正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末,朱、韩二姓建村,称朱韩庄。因地处正阳至汝南埠交通要道,过往客人常在此歇息,渐演为过路店后有八户村民以开油坊谋生,改称油坊店,因政府驻油坊店,称油坊店乡。 |
地理实体概况 |
油坊店乡地处正阳县东北部,东与汝南埠镇毗邻,南与雷寨乡接壤,西与袁寨乡、新阮店乡毗邻,北隔汝河故道与新蔡县余店镇相望,乡政府驻油坊店,距县政府驻地23千米。东起雷岗村,西至吴楼村,南起赵店村,北至王岗村。辖油坊店村、余甲村、后孙庄村、赵店村、雷岗村、陈冲村、周楼村、贺寨村、王岗村、陈寨村、方庄村、吴楼村、贺庄村、阚庄村14个村民委员会,130个自然村,217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3.88万人,男性2.04万人,女性1.84万人。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千米,总面积81.3平方千米。驻地规划面积2.14平方千米,建成面积1.12平方千米。2014年总收入524万元,人均年收入7650元。电话区号是0396,邮政编码是463600,联系电话是0396—8758011。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变化分明,夏热冬冷,春秋宜人。多年平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7.5℃。生长期年平均224.7天,无霜期间年平均为231天,最长达259天,最短达179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59.6小时,每天平均5.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933.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08.4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9月,7月最多。地势平坦,稍有起伏。北部有慎水河和汝河故道,南部有黄大港支流。河道延伸较短,切割深度为5~10米。土质主要为黄胶土、白散土、老黄土、壤黄土、灰白土,极少数为细灰沙土。
耕地面积7.9万亩,以种植小麦、花生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是河南省花生第一大乡。畜牧业以猪、牛、羊、等家畜为主。工业以建筑材料业为主。拥有工业企业3家。城乡集贸市场2个,有商业网点128个,2014年底三产比例为49.6:15.3:35.1。
有乡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4处,各类文化专业20户,各类图书室8个,藏书4.2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11人。有幼儿园公办10所、私办5所,专任教室60人;小学12所,专任教师186人,初中1所,专任教室87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个,卫生院、诊所14个,有床位30张,专业卫生人员59人,其中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13人,注册护士8人。有学校体育场12个,安装体育健身器材的村有6个。有线电视用户1700户。现有敬老院1家,床位40张。
明港-临泉公路(S335)横穿全境12千米,全乡道路总长67.1千米(以柏油和水泥路面为主),其中村村通工程57.1千米。各村主干道均与S335省道相连。邮政所1个,村邮站9个。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个,固定电话用户302户,移动电话用户9696户,互联网用户241户。
有“旱船”、“四块瓦”等民俗文化,其中“四块瓦”是一种罕见表演形式,陈寨村老艺人陈天义为“四块瓦”的第二代传人,2004年被列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内有七星寺,为千年古寺。位于陈寨村境内,距离油坊店仅2千米。建于隋,兴于唐宋,为佛道合一的历史名刹,绵延至今,影响广远。
贺祥,清乾隆进士,王岗村人,职位至福建巡抚。陈中兴,陈冲村人,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著名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发生的雷岗战役。位于我乡雷岗村境内汝河沿岸,该遗址已成为我县的红色革命教育圣地。1947年8月24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途径汝河,正值汛期,在前有重兵堵截、后有追兵紧逼、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汝河阻挡的险恶关头,刘邓首长果断提出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口号,激励全军斗志,突破汝河雷岗防线,抢渡汝河,一举扭转了战局,取得了雷岗战役的重大胜利,顺利挺进了大别山,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国革命战争就是从这里由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走向全国、从战略防御走向战略进攻,中国革命由此发生了巨大转折,从而使雷岗战役注入史册。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