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春水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Chūnshuǐ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泌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泌阳县志》载:春水古称瀙水,属汝河上游之名。唐宋时期此处已成村落,瀙水自西向东绕村而过。因“瀙”“春”音近,村取河名春水。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泌阳县境东北部,距泌阳县城区37千米,镇政府驻春水街行政路26号。东邻下碑寺乡,南邻付庄乡,西邻黄山口乡,北邻象河乡;东起东高庄,西至楼王,南起娘娘庙,北至高岭沟。辖春水居民委员会和春东、前邓、孟冲、铁冲、毛胡张、魏庄、廖庄、沈楼、张沟、湾李、火石山、邵岗、铁帽徐、和庄、马庄、薛楼、樊洼、罗楼18个村民委员会。辖区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约3.8万人,其中男性19820人,女性18200人。以汉族为主,达37912人,占99.7%,其他少数民族95人,占0.3%。政府驻地人口4250。规划面积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平方千米。电话区号:0396,邮政编码:463711。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6%。有线电视覆盖率90%,网络覆盖率100%。
地处浅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度地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最低气温-17.8℃(1969年1月31日);最高气温40.4℃(1959年8月23日);年降水量598.2毫米;年日照时长1634—2166之间,全年无霜期218天。境内河有象河、斗刘河、桃花店河入汝河,属淮河水系。焦作—桐柏高速、平顶山—桐柏公路、张新庄—南河店公路过境;县级公路1条,境内长12.4千米。乡级公路3条,总长14.3 千米;村道16条,长100千米。
农业以种植为主,有耕地4233.33公顷。粮食作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经济作物有大豆、林果、花生、油菜、蔬菜等;水果主要品种有枣、梨、杏、桃、葡萄、栗子。畜牧业以猪、牛、羊、家禽养殖为主。工业以石材开采、铁矿开采、面粉加工、水泥预制等为主。农具制造厂生产的喷灌机,耘锄、犁、锨等小件农具较有名,远销邻县各地。有商业网点386个。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2.9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900余万,人均纯收入8212元。三产结构比为26.7:40.1:33.2。
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文化站1个,占地58平方米。幼儿园1所,初中1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个,其中卫生院1个。名胜古迹有汉代张辽墓遗址,徐老温石龛,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婚嫁有提亲、相亲、定亲、娶亲、认亲等规矩;丧俗有报丧,吊孝、出殡、下葬、五七待客等。泌阳过春节一般从农历十二月初八开始,腊八早上喝由米、豆腐、肉、面条做成的“腊八粥”。二十四日祭灶,每逢岁首元日,各家争相起早,吃扁食、拜神祭祖、拜尊长、走亲赴邻贺年,大年初一不干活,谚曰“大年初一,骡马休息”。
农历双日集,兴于清代。明、清时为“南汝通衢”,集市贸易较为兴隆,是泌阳县北部较大集镇。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唢呐、坠子书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