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沈寨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Shěnzhài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驻马店市 遂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朝初期(1368-1380年),申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取名申店。后因战乱,筑寨防敌,改名申寨。明末清初(1627-1684年),刘扁(刘洪启)攻寨,一把火把这里烧成焦土,居民外逃后又陆续返回,形成村庄,取名复兴店。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又复修寨墙和四门,改称复兴寨。后小沈庄沈姓寨长,改名沈寨。 |
地理实体概况 |
地处遂平县境西北部,县政府驻地西北16千米,驻沈寨镇文化路58号。东邻和兴镇,南与玉山镇隔河相望,西与槐树乡接壤,北接西平县杨庄乡、专探乡。东起龙庄,西至西张庄;南起马刘庄,北至北高庄。辖田堂、张赵庄、赵老庄、和店、高庄、东魏庄、吴楼、双楼、岗赵、神沟庙、远城、罗池坑、雷王庙、砖桥、徐庄、小寨、杨楼、薛庄、刘阁19个村民委员会,沈寨、沈庄2个居民委员会,132个自然村。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2.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4.1千米,总面积109.5000平方千米。总人口5.45万人,其中男2.83万人,女2.62万人,民族由汉族和回族构成,其中回族748人,余为汉族。政府驻地人口0.86万人,规划面积1.20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10平方千米。行政区划单位镇,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代码411728106,上一级行政区遂平县。1936年置沈寨联保。1941年为文化乡。1949年3月属二区。1955年11月撤区建沈寨中心乡。1958年成立沈寨人民公社。1983年12月社改乡,更名为沈寨乡。2011年12月,撤销沈寨乡设立沈寨镇。政府网址http://www.spshenzhai.gov.cn,电话及区号0396-4877006,邮政编码463145。
地势岗洼不平,素有“九岗十八洼”之称,中部岗多,地势较高,东部、南部、北部地势较低。土壤有黄棕土、沙姜黑土。属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最低温度-10℃,最高温度40℃,年降水量940毫米,年均日照时长2207小时,无霜期224天。境内河流有奎旺河、北石羊河、界河等。途径公路有遂平-沈寨公路、张店-槐树公路。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有耕地6799.32公顷,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有大豆、油菜、烟叶等。畜牧业以养殖猪、羊、牛、家禽为主。兴建千亩名贵水果黑宝石李子等特色项目5个,形成了以畜牧养殖,烟叶、花卉、名优水果种植、灵芝栽培等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有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玻璃制品加工、运输、化工产品制造等企业,拥有遂平县沈寨祥达工艺包袋公司、遂平绿康牧业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职工1683人。有商业网点326个,职工864人。居民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外出务工等行业。三产比重23.5:39.5:37。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5.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73万元,人均收入8238元。
辖区内有镇级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5处,各类图书室7个。幼儿园3所,小学21所,初中2所;卫生院1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个;镇级敬老院1所,并安装有供老年人健身娱乐的各种器材,能有效安置和容纳老年人160余人。
邮政网点1个,通邮率100%。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4526户;移动电话用户2.38万户;宽带接入用户2321户。道路硬化率75%,自来水普及率85%,有线电视覆盖率100%。
名胜古迹有斗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人物有解放军正军级干部黎钊(李保庆)、李海涛六兄妹,见义勇为英雄李学峰等。
民间习俗有过端午、中秋、春节三大节,三大节期间亲友互相往来、探视,礼品丰富;腊月二十三祭灶,除夕之夜有熬岁,包饺子的习惯;初一早晨要放三响开门炮,邻里之间互相拜年,初二至十五走亲串友,一方礼品丰盛,另一方盛情款待;正月十五放烟火,玩龙灯;清明时节修坟祭祖,农历十月初一为已故先祖烧纸送饭;年轻男女结合有媒人相互牵线;老年人病故,举行丧葬仪式,由长子扛幡杆送入坟茔土葬等。
民间特色艺术团体有薛庄村铜器队、吴楼村舞龙队。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