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瀍河回族区
罗马字母拼写  Chánhé Huízú Qū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瀍河回族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该行政区域因所临河流及辖区内主要居住民族而得名。
地理实体概况 瀍河回族区是洛阳市下辖区,位于洛阳市区东部,素有洛阳“东大门”之称。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8′-112°32′,北纬34°40′-34°44′之间,东靠洛龙区白马寺镇,南临洛河,西与繁华的老城市区为邻,北依邙山,与孟津接壤。东西长6.55千米,南北宽7.75千米,总面积41.7平方千米。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城市区之一。瀍河回族区为县级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地九都东路18号。截至2014年底,全区下辖1个瀍河回族乡,7个街道办事处,30个社区居委会(含村改居)。截至2014年底全区户籍人口17.67万人。其中有非农业人口141215人,占总人口的79.9%;有农业人口35482人,占总人口的20.1%。常驻人口18.97万人。全区居住有回、汉、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壮、布衣、朝鲜、满、侗、瑶、土家、黎、佤、纳西、土、羌、撒拉、锡伯、怒、仡佬23个民族。其中,回族人口2.8万人。辖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四教并存,活动场所17处。其中,清真寺13坊,基督教堂2处,天主教堂1处,佛教寺院1处,信教群众3万余人。 该区地貌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北高南低,海拔最高点达158.10米,最低点为129.10米,相对高差29米;处于中国地势三大阶梯中第二阶梯东部前缘和中国黄土高原东南部边缘,地貌分布上,南部主要由河漫滩组成,北部以黄土丘陵地貌为主体,地貌基本属于河谷沉积平原地貌。境内有园地面积0.4267平方千米,林地面积0.5458平方千米,草地面积0.2273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为19.3407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为1.6538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0.8089平方千米,其他土地0.5969平方千米。流经瀍河回族区的河流有洛河、瀍河,另有中州渠一条人工灌溉渠。区北部有洛阳火车东站,东部有洛阳客运东站。境内设有洛阳民俗博物馆、新街清真寺、中窑清真寺、“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碑等著名景点。该区域的邮政编码是471002,长途区号是0379,联系电话是63994856。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