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孟津县 |
罗马字母拼写 |
Mèngjīn Xià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孟津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孟津”一词由来已久,一说因孟津渡口而得名。孟津渡口的“孟”字来源有三说:一说上古这里为孟涂氏之国;又说此处有孟河(今负图寺附近),有 “龙马出于孟河”之典;三说“孟”,即“盟”,因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率八百诸侯兴兵伐纣会盟于此,故而得名。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 |
地理实体概况 |
孟津县位于洛阳市东北部,东连偃师市,相邻巩义市;南邻洛阳市区;西与新安县接壤;北与济源市、吉利区、孟州市毗邻。县城位于城关镇,人民政府驻桂花大道336号,行政区划单位为县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10322,上一级行政区为洛阳市。电话区号0379,邮政编码471100,距洛阳市区10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55.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6.9千米,面积758.7平方千米。辖城关、平乐、会盟、白鹤、麻屯、朝阳、横水、马屯、送庄、常袋镇和华阳产业集聚区11个镇(区)。下辖209个村民委员会,25个居民委员会社区。辖区总人口45.4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97万人,有流动人口1.84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2.89万人,女性22.55万人,14岁以下10.89万人,15~64岁30.45万人,65岁以上4.10万人。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25个其他民族。
地处豫西黄土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形如鱼脊。地形上东部南北两侧为洛河黄河阶地,较为平坦。西部山区最高海拔481米,东部黄河滩地最低海拔120米,全县平均海拔262米。县境中西部为邙山覆盖,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邙山南接洛阳盆地,北至黄河谷地,由西而东贯穿全境,全长约55千米,宽17千米,总面积约56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74.8%。邙山为黄土地貌类型,丘陵起伏,呈丘岗形态。冲沟发育,北侧沟谷为南北向与黄河谷地连通,南侧沟谷为西北、东南向,通向洛河谷地,沟谷一般深40~60米,多呈“U”形。
孟津属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多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气温13.7℃,境内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及瀍河等。黄河蜿蜒县境北部为境内最大河流,自新安县至西流入境内,经马屯、白鹤、会盟3个镇,向东流入巩义市,境内长59千米,流域面积约384.5平方千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能够人为有效控制其流量。位于其下游16千米的西霞院水利工程对黄河流量控制又提高到更高程度。金水河经麻屯镇入洛阳涧河,境内长6.5千米,流域面积62.7平方千米。
孟津境内已勘测探明储量的矿产主要有原煤、紫砂岩、砂岩、砂、粘土等5种。其中原煤已经开发的有孟津煤矿,位于横水镇,矿区面积33.95万平方千米,地质储量6.5亿吨,年产原煤150万吨。水资源丰富,全县可开采深度以内的地下水4.2亿吨,黄河小浪底和西霞院水库储水量达128亿立方米。
在农业上,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676平方千米,粮食面积545.4平方千米,经济作物2平方千米130.5平方千米,果树面积22.7平方千米,粮食总产26万吨。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果树主要品种有梨、苹果。渔业以库塘养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 的滩涂22平方千米、淡水水面33.33平方千米。
在工业上,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4.4亿元,同比增长20.2%,按新的统计口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80家,初步形成能源电力、化工、装备制造、冶金建材、耐火材料、再生资源、新兴电子等产业支撑的工业框架体系。举办了洛阳市产学研金合作活动孟津专场,新建研发中心8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高成长重点后备企业达8家,科技型企业达25家;新申报省市科技项目16项,新获国家驰名商标1个,省名牌4个,省优质产品8个,新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企业95家。
财政金融上,财政总收入13.07亿元,全年全县金融机存款余额122.8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60.54亿元。
在社会事业上,全县普通高中4所,职业高中7所,普通初中23所,小学62所,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和公共图书馆各1个,乡级以上卫生机构2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和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各1个,乡镇卫生院12个,体育场地213处。
在交通设施上,已形成由铁路、公路等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陇海线、焦柳线过境,南通洛阳市区,北通济源市。境内自南向北设有孟津、白鹤2个车站,日通过客车2列。连霍高速、二广高速公路过境。其中,连霍高速公路境内长33千米,双向8车道,设有孟津站(G207)、洛阳东站(洛常路)、朝阳站(洛吉快速下道口)、洛阳西站(王朝大道)等4个下道口;二广高速在孟津境内长26千米,双向4车道。国道310线、国道207线、洛孟吉快速通道、洛常公路、省道238线、省道314线、省道243线、省道Z002线过境。其中,省道238线,境内长11.383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汝阳付店镇;省道314线,境内长41.565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三门峡市;省道243线,境内长36.668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嵩县木扎岭;省道Z002线,境内长8.313千米,双向6车道,通往洛阳市邙山镇。有县镇级公路37条,总长363千米。
孟津,是河洛文化卷轴上最璀璨的篇章之一,是一个具有4000年文明史的中州名县,位于万里母亲河黄河和千年洛河之间,是举世闻名的中华两河流域中心,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河洛文化的发祥地,有“河图之源、人文之根”之说,龙马负图、伏羲画卦、八百诸侯会盟、伯夷叔齐扣马谏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孟津,又是黄河中下游之分界。约在四五千年,人文之祖伏羲就来到这里,带领先民渔猎生息,画八卦,造书契,正人伦,结束了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现在孟津龙马负图寺内的数十处古代石刻,生动地记载着这一久远的神秘故事,成为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神圣之地。历史上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都曾在孟津这片皇天厚土上生息创业,吒咤风云,创造出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武王兴兵伐纣八百诸侯会盟与此,刘邦在这里绝河亡秦,张衡在这里发明“地动仪”。大文学家贾谊、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一代名相狄仁杰,书坛泰斗神笔王铎等,不胜枚举的显达名士,有的出生在孟津,有的长期生活奉职在,创造了显赫的历史业绩,留下了彪炳后世的千古美名。
孟津,人杰地灵,历史上出现众多有影响的人物。著名政治家有城关镇的贾谊,军事家有白鹤镇的雷英夫,医学家有平乐镇的郭灿若、朝阳镇的高云峰,书法家有会盟镇的王铎,现代作家有麻屯镇的李凖等。如今的孟津,正以一种日新月异的姿态发展,先后获“全国素质教育先进县”、“全国书法艺术之乡”、“河南省文化先进县”等荣誉。北邙陵墓群、汉魏洛阳故城、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卫坡古民居等40多处古文化遗址遗迹被列为国家或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孟津县辖的各个村镇,拥有众多文化遗址,璨若星河,俯拾皆是。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