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马屯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Mǎtú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孟津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据传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建都,因地理位置及环境气候条件皆宜,选此地为屯马、养马、驯马、调马之处,故名“马屯”。因镇政府设在此地,故命名为马屯镇。 |
地理实体概况 |
马屯镇地处孟津县西部丘陵山区,东与城关镇交界,南与常袋镇比邻,西与横水镇接壤,北和济源市隔黄河相望。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7.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3千米,总面积为110.6平方米。人民政府驻马屯村119号,行政区划单位为乡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10322107,上一级行政区为孟津县。电话区号0379,邮政编码471141,距孟津县城9千米。辖梁村、寺院坡、相留、胡坡、明达、李家岭、王湾、庙护、班沟、刘庄、朱家坡、东达宿、南达宿、东官庄、雅沟、北达宿、小浪底、和贯坡、石门、崔岭、后村、上沟、下沟、卞家庄、津西、柳树滩、大柿树等27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委会,271个村民小组。辖区总人口4.25万人,全部为汉族人。
马屯镇地处豫西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沟壑纵横。地形可分为两带,西北部黄土丘陵,东南部较平坦。山地和丘陵占70多平方千米,平原占30多平方千米。境内水系属黄河水系,主要有黄河、瀍河。它们的径流均随季节变化,雨季较大,旱季很小。小浪底南岸引水工程在境内开工建设。境内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6种,储量丰富。主要有原煤、建筑用沙、建筑用河道砂石、建筑用紫砂岩、制陶用紫砂岩、粘土等。
农业上,耕地面积39.33平方千米,农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生产粮食1.6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豆类、红薯、花生、烟叶。畜牧业以饲养猪、羊、牛、家禽为主。水果种植面积2.81平方千米,主要品种苹果、犁、桃、核桃、石榴、柿子、杏、枣等。工业上,以机械加工为主,拥有工业企业31家;文化上,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各1个,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8个,各类图书室32个。教育上,有幼儿园2所,小学12所,初中1所。医疗卫生上,有镇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26个。交通设施上,境内省道314线和小浪底专用线2条公路干线交汇。境内省级风景名胜区有: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个,农家乐宾馆40多家。
马屯镇人文荟萃,炎黄母族有娇氏居住地平逢山、炎帝出生地炎帝窝、有娇氏活动地平逢山、黄鹿山、龙马古堆、大庙沟古庙宇群,新石器时代遗址妯娌遗址、寨根遗址、大禹开凿的孟津口、东西魏大将候景所筑柏崖城、道教名山柏崖山、袁绍曹操官渡之战西线防御重地曹营洼、大宴沟、唐代黄河漕运官仓柏崖仓、唐代咸通年间所建著名寺院图经寺,即明代改称的大梵寺。明镇国将军许震、清代中州名儒杨伯峰、许鼎巨、郭芳五,抗日英雄马元凯,庙护村三感庙、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河南省古村落名村乔庄村等,均为享有盛誉的文化符号经典。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