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常袋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Chángdài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孟津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因镇政府驻地位于常袋村,故而得名。相传魏晋时有一个酒仙在此有一酒仙坊,“竹林七贤”之一刘伶来此,酒毕付钱,酒仙拿出一仙袋要求装满一代粮食即可,粮仓已尽也未装满,后大家把酒仙坊所在的村庄称做“长袋村”。“长袋村”这个名字似有指责酒仙贪财之嫌,后改“长”为“常”,取“正常”、“平常”之意而得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常袋镇位于孟津县西南部,北依黄河小浪底旅游风景区,南临古都洛阳,小浪底专用线贯穿全境,洛阳机场紧临乡境,连霍高速公路由镇南境穿过,洛阳北部交通干线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是八方宾朋投资兴业的黄金热土。常袋镇南与麻屯镇毗邻,北和城关镇、马屯镇相连,东接朝阳镇,西与横水镇及新安县接壤。
全镇辖18个行政村,常袋社区1个居委会,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马岭、赵沟、英古、杨沟、土门、半坡、小崔沟、石碑凹、赵凹、武家湾、拐坪、常平、东小梵、潘庄、东地18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56平方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6.09千米。镇人民政府驻常袋村新世纪大道中段,行政区划单位为乡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10322109,上一级行政区为孟津县。电话区号0379,邮政编码471133,距孟津县城8.2千米。
常袋镇地处豫西邙山丘陵地区,沟壑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属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空万里,令人神清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
境内小浪底专用线贯穿全境,长11千米。沿线有空港产业集聚区工厂企业,洛阳北部交通干线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过,南有连霍高速公路穿过,洛阳机场紧临镇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极为便利,有县乡公路2条,总长13千米。公交汽车线路3条,运营总里程达10千米,公交运营车辆45辆,是八方宾朋投资兴业的黄金热土。市公交集团从6月15日起恢复83路公交线到常袋镇政府。火车站西的锦远汽车站里面,有“洛阳-常袋”、“洛阳-铁楼”(过路车)的中巴车。
新修高质量水泥路连接18个行政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0千米,道路硬化率100%。已形成村村相通,组组相连,户户相串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镇区主要道路两侧铺设排水管道8000米,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80千米。总投入1000万元,新建常袋镇中心中学(即常袋中学)和姚凹中学分校2所及4所村级中心小学,建筑总面积48000平方米。修建20处人畜吃水工程,解决了19个村饮水困难问题,铺设地埋管道20000米。境内绿树成茵、四季常青。
实现户户通电和组组通电话,移动、联通基站9个,覆盖全镇,电网改造全部完成,变电站设备3台套,配变电容量1500千伏安。
全镇有文化站1个,文化大院19个,文化广场、健身器材设施完善。有卫生院1所,新建门诊楼1座,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9个,实现了“一村一所”的目标,基本解决了群众就医难问题。
常袋红提葡萄远近闻名。红提园区涉及半坡、武家湾、小崔沟及麻屯镇后楼村四个村。由于经济效益良好,吸引洛阳红提生态园有限公司、孟津金田红提观光公司等10余家龙头企业进区发展,使园区面积扩大到1平方千米,全乡1.67平方千米。2003年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被市科协授予十佳科普示范基地,2004年河南科技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在该园区挂牌,2005年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党员远程电化教育示范点。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举办盛大的洛阳常袋红提采摘节。
常袋镇历史悠久,镇东境瀍河流域古称梓泽。有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家族墓地。常袋镇哱啰窑村发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哱啰窑遗址,已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洛阳至小浪底旅游公路专线穿常袋镇而过。小浪底水库至金水河水库送水专线穿越常袋镇境。常袋镇有刘伶庙、刘伶北邙客舍、等遗址,文化底蕴深厚。
文物古迹有石碑凹村西北的石守信及其后人神道碑,石碑凹村南部的明清时期古寨和九龙神木台,拐坪村东的佛爷台,半坡村的冰月龙泉庵和娑罗窑遗址。此外,赵凹村等村也有多处庙宇。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