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黄庄乡 |
罗马字母拼写 |
Huángzhuāng Xiāng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嵩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明代以前只有一户黄姓在此居住,因此得名黄庄,后经明代山西洪洞县迁来及清朝年间部分人逃荒至此,垦荒落户,得以发展。 |
地理实体概况 |
黄庄乡位于嵩县东南部外方山腹地,距县城22千米。东至汝阳县,西与纸房镇相接,南与木植街乡相依,北与饭坡镇、九店乡接壤,毗邻的相关行政区有汝阳乡十八盘镇、靳村乡,木植街乡、纸坊镇、九店乡、饭坡镇。行政级别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乡。行政区划代码410325009。政府驻地黄庄村。上级政区嵩县。下辖26个行政村。政府网址http://site.conac.cn/www/172531612/40839968/index.html。总面积184.8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规划面积4.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3.0平方千米,地势南高北低,属山区地带。山区、丘陵、平川分别占总面积的60.2%、26.8%、13%,主要山峰有双峰山、祖师顶、竹竿垛、摩天岭,河流为汝河。各类植物350多种。地下矿藏有赤铁矿、伊利石、磷、铜、铅、锌等10余种,尤其是竹叶石、荷花石等观赏石,享誉中原。黄庄乡属省定贫困乡,土地瘠薄,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底子薄,乡村债务大,财政收入少,主导产业为烟叶、烟花爆竹、中药材、林业、畜牧业。主要农作物及著名土特产有小麦、玉米、花生、红薯,土鸡蛋,伊利石、竹叶石。2014年GDP5.3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8亿元,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14.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30元。农业总产值13058万元,工业总产值16085元,第三产业总产值24286万元,分别占22.44%、31.54%、45.45%。注重农田水利建设,主要有红堂大树丫水库、天息百叶水库、石楼等40座中小型水库及柳林至王村等4条水渠,建起雪堂寺水电站,改善引水条件,沿河农田实现旱涝保收。境内沟壑纵横,山林密布,汝河干支流贯穿全境,饲养畜禽以牛、猪、羊、鸡、兔为主。主要交通干道为上纸路、南车路、陆车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实施了扶贫搬迁,建起了砖木结构瓦房,建成具有山区特色的小城镇等村镇建设。主要文教科体卫事业单位为黄庄乡中、黄庄卫生院。乡里有敬老院一所(两个分院)。主要的风景名胜有黄庄祖师庙、先人寨与万人坑、“油桐王”与“古柏”、白皮松、倒栽柏与系仙绳。其中祖师庙是嵩县中部最高的寺庙,登高可览群山,陆浑风景和县城新貌尽收眼底;仙人寨与万人坑,奇妙无比;古树奇木,千姿百态;倒栽柏与系仙绳俗称“三十二棵倒栽柏,七十二根系仙绳”。主要的宗教庙宇有祖师庙、太山庙、玉皇大帝庙、山神庙等。史海钩沉记述黄庄农民的抗粮斗争是嵩县人民早期反压迫斗争事例之一;黑垛尖战斗,系1947年嵩县解放前夕,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一次激战,3天2夜歼敌300多人,惊心动魄。著名人物有党委副书记王定一、抗美援朝战士高玉才等。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