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上店镇
罗马字母拼写  Shàngdiàn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汝阳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早年,在汝河南岸上下游有酒店两家,一家居西位于汝河上游,一家居东位于汝河下游。西店在上游故名上店。东店在下游故名下店。因镇政府位于上店,故名上店镇。
地理实体概况 上店镇地处汝阳县中部,汝阳城南郊临木大道上,交通便利、省道临木公路穿境而过,东与城关镇交界,南同十八盘乡、三屯镇接壤,西北方向隔汝河与柏树乡城关镇相望。镇政府驻上店镇东街村,电话区号是0379,邮政编码是471234,距汝阳县城7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9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4千米,总面积51.43平方千米。上店镇历史悠久,有30万年前的下竹园旧石器遗址,南寨岭新石器时代遗址。既在城郊又是伏牛山的出山口,豫西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之一。上店镇是汝阳工业的发祥地,有个体工商户、工业企业1990个,年总产值1.6亿元,基本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加工、木材加工、建材、造纸四大行业为支柱的工业格局。农业产业化形成养殖、烟叶种植、中药材三大产业。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05万人,总面积51.67平方千米。其中农业人口3.68万人,城镇化率4.69%。另有流动人口0.28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06万人,占50.86%;女性1.99万,占49.14%。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0498万人,占99.99%;其他民族有侗族、蒙古族各1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11.85‰,人口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5.85‰。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分为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冲积平原。主要山脉有大尖山,境内最高峰大尖山,位于西局村与南拐村交界处,海拔600米,最低点位于下店村与城东村交界处,海拔22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日照、气温、降水、风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有风,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时令短,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日照时数2177.3小时,日照百分率达49%,年平均气温13.9度,年均降雨量690毫米,全年无霜期213天。境内水资源丰富,汝河由西向东横贯其间;圪塔河、桂柳河、猴套河由南向北汇入汝河。梅花玉矿蕴藏于上店镇西局村,矿床东西长900米,南北宽600米,储量达5亿立方米,系杏仁状安山岩。玉石底色乌黑,质地坚细,具红、橙、黄、绿、白、蓝、紫等各色花斑,形态多变,呈梅花、雪花、珍珠状,可制成玉镯、玉坠等工艺品。耕地面积17.34平方千米,人均434平方米。农业生产总值2011年达到10105万元,比上年增加10.3%,农业增加值917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14.5%。2011年末工业总产值14.12亿元,工业增加值4亿元,上店镇在传统商贸发达的基础上,确立以“北蔬菜,南种养,中心区域办工厂”的经济发展思路,形成“一业、一粉、两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有洛阳森业、旭源木业公司为龙头的林业育苗、加工、销售产业链;有以洛阳五马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红薯粉条、粉丝、粉皮“三粉”业,有梅花玉开采及加工等支柱企业。有镇卫生院1所,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有职工63人,其中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医、药、护、技师22人,其他10人。有村卫生所15个,乡村医生47人。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2011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96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8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31人。各类优抚对象325人。有学校19所,其中公办初中2所、小学15所、民办中小学2所。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16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行政区划单位是乡,行政级别是乡级行政区,行政区划代码是410326101,上一级行政区是汝阳县。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