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香鹿山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Xiānglùshā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宜阳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鹿山镇后的香鹿山上窄下宽,上下左右边沿齐整、两侧对称,酷似一个倒扣的香炉,因此名为香炉山。唐时,武则天喜欢此地风景秀丽,常来游猎,偶遇神鹿,改此山名为香鹿山,沿用至今。 |
地理实体概况 |
位于宜阳县域东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人民政府驻地6.7千米。东邻洛阳高新区,南邻洛河,西邻柳泉镇,北邻新安县。现辖龙王、甘棠、香泉、段村、下河头、官庄、后庄、上韩、东韩、下韩、柏树沟、砖古窑、樱桃沟、郭坪、大柳树、寻村、黄窑、夏街、锁营、牌窑、赵老屯、叶庄、潘寨、马沟、潘沟、北留村、南留村、楚凹、王凹、刘沟、李营31个村民委员会,191个自然村,304个村民组。面积110平方千米,总人约6.00万人。驻地人口约0.35万人。行政区划代码410327105。上级行政区是宜阳县。民族主要为汉族、回族。地貌地形为半山半丘,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为丘陵,南部为洛河川地。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最高温度39℃,最低温度-9℃。洛河穿境而过,甘棠河、韩沟河由北向南注入洛河。耕地面积53.24平方千米,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红薯、玉米、谷子、豌豆等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油菜、烟叶等。畜牧业以饲养猪为主,牛、羊次之,养殖专业户122户。20世纪80年代该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先后成立了段村棉花长、水泥制品厂、制版厂、亚东淀粉厂等企业,产品远销湖北、甘肃、四川等地。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这些企业停办。2006年县政府在该镇建立产业集聚区,引进了龙翔建材、凝瑞镁业等一大批工业企业项目。 2008年5月产业集聚区被洛阳市政府确定为洛阳市十大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2008年12月成功跻身河南省首批产业集聚区行列。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省175个集聚区排序第十六位,综合发展指标在全市17个集聚区排序第三位。郑卢高速公路宜阳站,位于香鹿山镇。主要交通干道有李贺大道。寻村-石陵县道东南过境,全长17.50千米。桥梁23座。加油站4个。有文化站1所,幼儿园10所,小学28所,初中4所,医疗卫生机构4个,剧场、影剧院1个。该镇名胜古迹有香鹿山生态园,为全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城郊森林公园。宜阳烈士陵园为宜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唐代八关寺遗址、唐代褒国公段志玄墓、聚乐寺为著名古迹。召伯听政处为省廉政教育基地。 该镇文化建设丰富多彩,逢年过节或庙会,各村皆有吹唢呐、耍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戏曲演唱等文化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年以莲花村传统文化庙会为依托,举办乡镇文化周活动,除每晚组织戏曲演出外,还举行戏迷擂台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弘扬了时代旋律。知名人物有济世名医潘琳玉,教育名家楚守藩,儒将赵金鉴,起义将领张奇,国民党中将楚庆,解放军少将孙戈卿,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副会长楚永,编审楚向黎,高级工程师吕建堂、胡定超、赵东梅,厅级干部王会杰,教授聂绍珉、王寿训、刘遂庆、李石柱,研究员赵江林,博士潘长春,主任医师李友仁,《毛泽东之歌》作者卢伟宗,书法家陈红善等。长途电话区号:0379。邮政编码:471611。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