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置: |
地名查询 |
返回 |
|
|
标准地名 |
汉字 |
高山镇 |
罗马字母拼写 |
Gāoshān Zhèn |
使用时间 |
|
简称 |
|
别名 |
|
曾用名 |
|
所在(跨)行政区 |
洛阳市 伊川县 |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
镇政府驻高山村,沿用而得名高山镇。后来镇政府所在地划归侯村,但仍沿用高山之名。 |
地理实体概况 |
高山镇位于伊川县西南部,距县城15千米。行政区划代码为410329106。东临平等乡,南接鸣皋镇,西毗宜阳县,北连鸦岭乡。上级行政区为伊川县。下辖侯村、郑村、谷瑶、魏庄、方沟、王中洼、坡头、常海山、刘庄、闫洼、高东、坡头寨、湖南、穆店、增花营、张村、高山、洞子沟、晁沟、草场、贾村、黄村、金滹沱共23个村民委员会,36个自然村,211个村民小组。面积6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64005亩。辖区总人口5.12万人,主要为汉族,还有回族等民族。政府驻地位于高山镇侯村,驻地人口约0.7万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5℃,年均降水量568毫米。境内较大的河流是银河,1953年起,先后在银河上游修建了建设、洞子沟、银河、增花营等4座小型水库;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石灰石、瓷土储量较大。其中优质原煤已探明储量达6000万吨、石灰石2亿立方。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62.1万立方米。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风灾、暴雨、暴雪等。旱灾比较频繁,当地有“十年九春旱”之说。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畜牧业以猪、羊、家禽养殖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年收入6446元。工业初步形成了以水泥、陶粒、煤矿、陶瓷加工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辖区内有工业企业43家。2014年末有镇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3处。初中 4 所,医疗卫生机构2个,有床位76张;境内晁沟村曾为西汉景帝时御史大夫、著名政治家晁错的故里和《水浒》中梁山天王晁盖的祖籍;王忠洼村为唐朝丞相王忠的故里,唐初名相魏征殁后曾葬于该镇魏庄村;名胜古迹有大觉寺,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是域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据传,该地原系唐代丞相崔大觉之祖茔,后茔地建起寺院,戏剧《西厢记》的故事即发生于此,素有“五里三丞相”之说。境内土特产主要有穆店村的铁器铸造和金滹沱村的石刻艺术。铁器铸造起源于民国年间,主要有穆、乔、王三大派系,乔家锄、穆家镰、王家铲在洛阳各地久负盛名,解放战争时期,曾铸造大刀、手榴弹壳,支援前线。石雕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石雕品种有檐石、门墩、石碑、石碣、墓志、石牌坊等,所刻狮子、人物、花草造型别致,姿态优美,在伊川及邻近各县颇负盛名。邮政编码:471333。 |
备注 |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