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缑氏镇
罗马字母拼写  Gōushì Zhèn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洛阳市  偃师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缑氏之名,来历久远。上古时黄帝的史官仓颉,姓候冈,其后裔原驻陕西洋县北,春秋时成为周王的卿士,被封往今偃师市东南的府店一带。侯与缑通假,后代子孙以食邑为姓,称缑氏。战国末年(公元前235年),缑氏邑被设置为县,称缑氏县,以今滑国故城为县城。唐朝时该县县城曾迁驻今缑氏村,宋以后缑氏县被废,故以缑氏之名称呼至今。
地理实体概况 缑氏镇位于市政府南12千米处。东至巩义市鲁庄镇,南至府店镇,西至高龙镇,北至顾县镇。上级政区为偃师市,行政级别为乡级,行政区划单位为镇,行政区划代码是 410381106。总面积约80平方千米,东西长约10.35千米,南北宽约12.75千米。总人口约6.74万人。镇政府驻地缑氏村民委员会,下辖缑氏、化寨、盆窑、崔河、程子沟、夫子庙、郑窑、南家村、双泉、刘庄、孙坡、邢村、扒头、官庄、李庄、布村、唐僧寺、马河、柏谷坞、金屯、王湾、贾屯、马屯、滹沱24个村民委员会。民族有汉族、回族等。2014年全镇粮食总产量39751吨,生产总值为183095万元,财政收入2692万元,规模以上增加值5367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3385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7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122元。 属豫西丘陵地貌,地势南高北低,自然条件优越。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5~10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春季气候干燥、多风,偶伴沙尘天气;夏季炎热雨量集中,每年8月~9月多遭水患;秋季凉爽;冬季则寒冷少雪。 镇区内东有马涧河,西有浏涧河,两河交汇于陶化店水库出库口,向西北流进伊河。主要有铝矾土,储量566万吨;大理石,品种为“石墨玉”、“虎皮黄”等矿产。全镇耕地面积45.2平方千米,人均耕地666平方米,大部分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葡萄为主。2014年,全镇粮食小麦播种41.3平方千米,玉米播种35.9平方千米,谷子、大豆、红薯等杂粮种植3.2平方千米,蔬菜种植2.3平方千米,葡萄种植9.9平方千米。工业形成了耐火材料、特种润滑油、机车配件、电子、食品加工和鼓乐器制作等支柱产业。 全镇有镇级卫生院1所,村级集体卫生室26所,省级田径中长跑训练基地1个。中学2所,在校学生约2千余人。小学24所,在校学生约3万余人。幼儿园8所,在校学生约3千余人。有玄奘故里、唐恭陵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唐玄奘、武元衡等著名历史人物。有缑氏社火、二鬼摔跤等风土习俗。缑氏镇是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哲学家玄奘法师故里,是全国闻明的“鲜食葡萄之乡”、特种农业规范化生产基地。联系电话是0379-7598001。邮政编码是471923。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