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郑州市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商都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全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所在地,2017年被批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三皇五帝活动的腹地,中华文明轴心区。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在此出生、创业和建都3600年前,这里成为我国商代早期和中期都城,也是商文明的发源地。今郑州所辖的区域曾于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开皇三年(583),实行州、县二级制,所处地域为古郑国而得名郑州,自此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1928年设立郑州市,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政治、经济、教育、科研、金融、文化、信息中心。
郑州具有革命历史传统,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成为郑州这座城市的光辉象征,郑州由此获得了二七名城的美誉。
悠久的历史积淀了灿烂的文明,登封少林寺、道教圣地中岳庙、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新郑黄帝故里、管城的商城遗址都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璀璨明珠,充分体现了郑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郑州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松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