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鹤壁市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鹤壁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传鹤壁集南山昔有鹤栖息,故名鹤山,后山麓峭壁下建村,故名鹤壁(一说春秋时鹤壁属于卫国,卫懿公爱鹤成癖,曾在这里放鹤于南山,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
地理实体概况
   鹤壁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
传鹤壁集南山昔有鹤栖息,故名鹤山后山麓峭壁下建村,故名鹤壁(一说春秋时鹤壁属于卫国,卫懿公爱鹤成癖,曾在这里放鹤于南山,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夏朝,现今鹤壁地域分属豫、冀、兖三州,商朝,属京畿内地,周朝春秋时,属卫、晋。1952年鹤壁集周围建国有煤矿1956年设鹤壁煤矿办事处1957年3月析汤阴、安阳地置鹤壁市,1974年改为省辖市1986年1月浚县、淇县划入
鹤壁是煤资源型城市,因煤建城,现在是国家试点转型城市,构建新型产业基础和新型城市骨架升级版,努力建设生态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化、养殖产业化,休闲旅游、新型物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鹤壁文化深厚,富有特色主要有“一水一城两山”:古称淇水的淇河,《诗经》中有39篇描绘两岸秀美风光和风土人情,被誉为“诗河、史河、生态河”古称朝歌的淇县,曾为殷末四代帝都和春秋时期卫国国都,《封神演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浚县大伾山北魏摩崖大佛全国最早、北方最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中华第一古庙会的大伾山浚县正月古庙会,长达一个月,已有1600多年历史吸引着晋冀鲁鄂皖周边及海内外的众多香客游人;淇县的云梦山,是鬼谷子王禅隐居授徒、著书立说之地,至今仍存有诸多历史古迹
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黎阳仓遗址为隋代名仓之一,是当时的国家粮食储备库,浚县天宁寺、淇滨大赉店遗址等都彰显着鹤壁厚重的历史。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