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因是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北岸,邻接山西,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济源是中原经济区充满活力的新兴中心城市,是全国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国篮球城市。
济源历史悠久,上古时代这里就是夏朝故都,夏代第六代君王少康迁都原,即今济源市区西北部火车站一带;秦代济源境内设轵县,三国两晋时济源境内设有轵县、沁水县,隋开皇十六年(596),析轵县北置济源县,大业三年属河内郡,从此有了济源县;此后至明清济源一带政区变化较大,但始终有济源县制,1949年属平原省,后平原省撤销,属新乡专区、新乡地区及焦作市领导。1988年6月,济源撤县建市,实行计划单列,1997年由河南省政府直辖(副地级市),2005年升格为省辖市。
济源是一座文化之城,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摇篮地带,原城遗址位于济源市北海街道办事处,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至汉代文化遗存,是夏代“帝杼居原”的夏都原城 ;东汉明帝为其女在沁河北岸(今五龙口化村南)兴建了一座园林,史称沁水公主园,简称沁园 ,词牌名“沁园春”由此而来, 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使沁园名扬天下;位于济源市西北2 公里济水东源处庙街村的济渎庙,是古四渎(济源古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 )唯一一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毛泽东主席亲自用“ 双圈”圈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源旅游资源丰富,王屋山是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愚公移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愚公挖山不止的雕像作为济源市标,是激励全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动力;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济源市南30千米,融小浪底水库、黄河三峡于一体,烟波浩渺,壮丽秀美,举世瞩目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即兴建于此,是黄河上的投资最大、坝体最长最高、库容最大、控制流域面积最广、综合效益最好的大型水利工程;五龙口风景区在济源东北约15千米处,有纬度最北的猕猴群落,是国家AAAA级景区和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