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颛顼遗都”、“帝舜故里”之称。古称帝丘,濮阳之名始于战国时期,因位于濮水(黄河与济水的支流,后因黄河泛滥淤没)之北而得名。颛顼曾建都于此。夏建昆吾国,顾(国)、观(国)并存。商为畿内。周为卫国属地,前629年―前241年,卫在此建都。战国时改称濮阳。三国两晋南北朝为濮阳国和濮阳郡,唐初为濮州,后改称澶州。宋初为澶渊郡,崇宁五年(1106年)升开德府。金明清为开州。1949年为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属河南省,1983年设濮阳市,现为河南省辖市。
濮阳为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1987年出土距今6400多年蚌塑龙形图案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被命名为“龙乡”“华夏龙都”“中华帝都”。 黄帝史官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被尊为“造字圣人”,今南乐有造书遗址及仓颉陵、仓颉庙。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僧一行(张遂),第一个测量子午线长度,最先发现了恒星运动。北宋与辽双方经过四十余年的战争后签订了“澶渊之盟”和约 ,使中原地区获得了长期的和平和稳定状态,生产得到发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华龙区岳村乡的东北庄杂技享誉中外,素有“杂技之乡” 之称,建有中国濮阳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和东北庄杂技文化旅游园区。清丰单拐革命旧址与范县颜村铺革命旧址一同称为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是抗日战争后期、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最大的冀鲁豫边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濮阳是河南的东北门户,是中原经济区重要通道,是豫鲁冀省际交会区域性中心城市。濮阳是国家石油化工基地、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河南省粮棉油主产区之一。先后荣获了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桂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