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中原区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1960年建设区更名中原人民公社。1961年取消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区街建制时更名郑州市中原区。
地理实体概况

中原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部。辖区范围:东起嵩山路(含路东碧沙岗公园)与二七区为邻;西与荥阳市豫龙镇接壤;南和二七区马寨镇、嵩山路街道搭界;北与惠济区老鸦陈街道和古荥镇相连。面积193平方公里。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辖区内,2003年,沟赵乡和石佛镇由开发区代管。面积97.1平方公里。
  中原区是郑州市属6区之一,县级。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中共郑州市委废除旧的保、甲制度,成立了郑州市一、二、三区即中原区前身。1955年10月,郑州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三区改为建设区。1960年5月建设区更名中原人民公社。1961年8月取消城市人民公社恢复区街建制时更名郑州市中原区至今。区委、区政府驻桐柏路200号。

  中原区是郑州市属6区之一,县级。全区共有12个街道办事处,分别为须水街道办事处、西流湖街道办事处、航海西路街道办事处、中原西路街道办事处、桐柏路街道办事处、三官庙街道办事处、秦岭路街道办事处、棉纺路街道办事处、建设路街道办事处、绿东村街道办事处、林山寨街道办事处、汝河路街道办事处。

  中原区道路四通八达,基础设施完备,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辖区内有亚洲最大的火车编组站------郑州北站。陇海铁路、连霍高速、310国道、环城高速公路、环城快速路穿境而过,拉近了中原区与其它省市的“距离”。310国道郑州至洛阳段两侧是河南省政府规划的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走廊,中原区处于工业走廊龙头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中原区服务功能完备,辖区内有市公用事业局、市自来水总公司、市供电公司、市燃气公司等公用事业单位,建成区内水、电覆盖率达100%,燃气、热力覆盖率达90%以上,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辖区内有裕达国贸、嵩山饭店、嵩阳饭店、龙源大酒店、杜康大酒店等星级宾馆,其中,五星级的裕达国贸酒店是全市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区内分布着中原万达、王府井百货、丹尼斯百货、泰隆大厦以及麦当劳、国美、五星电器等一批大型商业连锁企业和30多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

  郑州素有“绿城”之美称。中原区绿化率高达40%,建成区内广场、绿地、游园随处可见,到处绿树掩映,芳草如茵,是生活与兴业的好地方。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和西流湖公园的建设,将更大地改善辖区的环境。西流湖公园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水面6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大的自然休闲水体公园。以上两项工程的实施,将使中原区成为名符其实的水域靓城。中原区特别重视改善人居环境 ,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市区街道和小游园。共有建成小游园32个,绿地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大规模改造背街小巷和小区道路,对全区70个社区分类开展环境整治。路畅、灯明、景美、卫生、文明的中原区,为人们创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