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惠济区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郑州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惠济区位于黄河南岸,是郑州市内五个行政区之一。作为郑州市规划的市区北部组团(惠济区) 的主体,其东临郑东新区,西临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下辖两镇、六个办事处和河南惠济经济开发区、 郑州农业高新技术试验区两个开发区。总面积232.8平方公里,总人口20.1万,其中城镇人口9.7万。

一、惠济区生态环境绝佳   

惠济区拥有距省会城市最近的自然山体—邙山,滨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山、水、城、林> 交相辉映,全区600万株树木、6.4万亩有林面积,构成了“人在林中走、车在绿中行”的天然大森林、 大氧吧和省会的“绿肺”,已成为郑州居民休闲、度假、居住的首选之地。巨大的生态价值、一流的 人居环境,使惠济区成为了河南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单 位。

二、惠济区旅游资源丰富   

惠济区居于郑汴洛黄金旅游线路的中心,旅游资源丰富,国家4A级景区--黄河风景名胜区和花 园口景区、富景生态游乐世界、大河庄园等景点星罗棋布;历史文化璀璨,中华第一城――西山古城 和古汉冶铁遗址、纪信庙、花园口扒堵口、惠济长桥遗迹等古文化遗存首尾相连;黄河迎宾馆、思念 果岭山水、丰乐农庄、四季同达生态园代表了省内会议服务与接待的最高水平,“黄河风情、生态休 闲、古汉文化”三位一体的近郊游产业发展迅猛。背靠郑州300余万市民人群,依托丰富的邙岭和黄 河滩地资源,惠济区以乡村游为特色的环城游憩带发展方兴未艾,极具开发价值和成长潜力。

三、惠济区区位优势明显

亚洲最长的黄河公路大桥横跨黄河南北,将两岸联成一体。京珠高速、连霍高速、京广铁路、107 国道等陆路交通主动脉穿境而过。以花园北路、文化北路、清华园路、天河路、江山路、古须路为南 北方向,以大河路、绿源路、迎宾路、开元路、英才街、新柳路为东西方向,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 交通网络。区域供排水、电力、通讯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区内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 连霍高速郑州中部下道口,紧邻全国最大的客运站“郑州车站”,从惠济境内到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 20分钟路程,通达优势无与伦比。

四、惠济区产业特色突出

按照着力营造“一区(最佳人居环境区)、两中心(会议中心、休闲中心)”,大力发展“三个产业(现代农业、生态型工业、现代服务 业)”的发展战略,惠济区坚持走“生态强区、工业富区、旅游兴区、农业稳区”的发展之路,以“三全”公司为主导,食品、医药、印刷、 饲料等支柱工业发展迅猛,以“毛庄蔬菜批发市场”为龙头,汽车贸易、水产品、调味品、纺织品等现代物流、商品批发业交易旺盛,以省体育中心、大学城北区为支撑,大型文化体育场所初具规模,在农副产品加工、都市工业、商务楼宇开发建设、高新农业、生态建设、休闲旅游、 特色餐饮、商贸物流、教育服务、文化创意及产业开发等领域,惠济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惠济区发展潜力巨大

惠济区作为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和“土地综合利用试验区”,有新规划48.8平方公里新城区,有20个村庄被列为城中村改造项目,其中6个村被市政府批准首批实施改造;河南惠济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郑州市域范围内唯一的省级开发区,其环境最宽松、成本最低廉,政策更优惠、服务更高效,将建成食品、机械制造、能源新技术三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的新型工业区和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聚八方之恩泽,平等互惠;揽四海之贤才,和衷共济”,我们热忱欢迎中外客商和嘉宾到惠济休闲观光、商务考察、投资兴业, 和谐、美丽、文明、开放的惠济区愿与您携手共创美好明天!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