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湛河区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平顶山市  湛河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湛河区位于平顶山市市区南部,是平顶山市3个主城区之一,辖区总面积125.5平方千米,人口29.09万人,辖1乡、9个街道办事处。
【人口】2016年底,全区户籍人口24.68万人,常住人口29.09万人,城镇化率77.91%。
【民族】2016年,全区人口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壮族、土家族、维吾尔族、水族、苗族、侗族、彝族、藏族、布依族、朝鲜族、瑶族、黎族、傣族、景颇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仡佬族、锡伯族等22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共计12377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4%,以回族、蒙古族人口居多。
【宗教】2016年,辖区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信教群众约1.1万人。依法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18处,教职人员 77人。
湛河区是平顶山市管辖的一个县级城市区。历史上,其建制频繁变动。
据考古和史书记载,早在6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形成部落群。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时期应灭于楚,后并入晋国,战国时期属韩国。
秦统一后,区境地域归颍川郡,东部属昆阳县,西部属城父县。西汉时期,改城父县为父城县,西部属父城县,东部仍属昆阳县。三国时期,区境属曹魏。
西晋泰始二年(266年),析颍川郡置襄城郡,区境分属襄城郡、南阳郡。“八王之乱”后的100多年间,北方政权更迭频繁,疆域不稳,隶属多变,先后归东晋、后赵、前燕、后秦等国。至南北朝中期,属北魏。北魏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治所在今区境高阳路街道后城村境域。太和二十一年(497年),置河山县,治所在今北渡街道汴城村一带。535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区境属东魏。北齐、北周时期,区境东部属北齐,北齐废高阳县置汝坟县,东部归汝坟县,西部属北周。
隋大业初年废河山县,置犨城县,区境西部并入犨城县。唐贞观元年(627年),犨城县并入鲁山县,区境西部属鲁山县(后归龙兴县),东部归汝坟县。唐大历五年(770年),废汝坟县,置叶县。
宋元时期,龙兴县两兴两废,区境西部先后归龙兴县、宝丰县、梁县。至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区境西部属宝丰县,东部北渡以东属叶县。此后,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无大变化。
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平顶山煤炭资源的开发和平顶山市的建立,陆续从叶县、宝丰县、襄城县、郏县析出部分乡村划归平顶山市直接管辖。
1962年3月,平顶山市郊区建置。
1993年9月,平顶山市区行政区划调整,郊区由纯农业区变更为城区,实行以城带乡体制,区名不变。
199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平顶山市湛河区,为平顶山市中心城区之一。
 
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全国七大火力电厂之一的姚孟发电有限公司,全国三大高压开关生产企业之一的平高电气公司等20家大中型企业雄居区内。地方工业已形成能源、化工、医药、食品、机械制造和新型建材6大工业体系,经济总量全市名列前茅。
资源优势突出。湛河区在平顶山市三个主城区中,土地优势明显,目前拥有市区相对最为丰富的土地资源,且地势平坦,适合城市建设,宜整片开发。水利条件优越,被誉为平顶山市的“鱼米之乡”。西临国家城市湿地生态保护试点——白龟湖,库容7.3亿立方米,防洪标准达到千年一遇,是平顶山市城市的饮用水源地。
文化底蕴深厚。沙王村出土的商周时代青铜编钟,闻名遐迩;鱼陵山战国与汉代古墓群叠压的文化遗址,展示了这方厚土历史意蕴的内涵;荆山村沙岗为元代蒙古族正三品昭勇大将军马秃塔儿赐葬地;曹镇乡宋寨村清代文学家李绿园所著长篇小说《歧路灯》可与《儒林外史》相媲美。
区位优势明显。湛河区位于平顶山市区南部,是出入城区的南大门,也是平顶山与豫西南相连通的关键地带,处于“平叶一体化”的中心地带,平顶山长途汽车站、宁洛高速南出口、平顶山火车站位于辖区内,规划中的城市轻轨贯穿东西,向西连接即将建设的郑万高铁平顶山站。
湛河区区委、区政府确定了加快推进“一城(湛南新城)两区(特色商业区、湛河工业园区)三带(神马姚电大道三产经济带、轻轨沿线经济带、沙河沿线旅游观光经济带)”及六大板块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富裕文明、兴业宜居新型城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思路。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