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沁阳市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焦作市  沁阳市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沁阳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晋豫交通的重要门户,因故城位于沁水之北而得名,总面积623.5平方公里,辖3乡6镇4个办事处329个行政村,总人口49.8万。河南省重点城镇化试点市、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和首批扩权县市之一。
沁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夏为“覃怀”首邑,商属京畿重地,周称“野王邑”,汉为“野王县”,隋改“河内县”,明清两代为“怀庆府”所在地,民国废府改为“沁阳县”,1989年9月撤县建市,历为豫西北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全国文化先进市和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天宁寺三圣塔、清真北大寺、朱载堉墓等国保单位3处,有唢呐、怀梆、高抬火轿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有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捏掌遗址、龙山文化崇义遗址等古文化遗址23处。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元代科学家许衡,明代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倍受台湾人民敬仰的清代名吏曹谨,二十四孝中的杨香、丁兰、郭巨,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等均出生或生长在这里,其中有56位被列入国家历史名人典籍。
    沁阳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沁阳处于黄河、沁河冲积平原,北枕太行,南瞰黄河,境内山地和平原并存,地理多样,物种丰富,繁衍生长着猕猴、金雕、领椿木、青檀等国家珍稀动植物,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的原产地。沁阳土地肥沃,夏、秋粮单产分别达到518公斤/亩、488公斤/亩,建设了1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境内有河南省十大景区之一神农山、休闲度假胜地丹河峡谷、道教上清派祖庭二仙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花岭等众多风景名胜区,其中神农山风景区面积96平方公里,由云阳河、紫金顶、白松岭、黑龙潭等8大景区136个景点组成,集龙脊长城、神农古迹、白松雅韵、猕猴憨态等多种奇观于一身,山雄、峰险、松奇、岭绝、谷幽,是北方山水的经典代表,被评为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沁阳先后荣获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沁阳经济繁荣,产业集聚。沁阳北与山西晋城接壤,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和重要的煤炭集散地,焦柳、侯月铁路在境内交汇,长济高速横贯东西,二广高速纵穿南北,与京珠、连霍高速紧密连接,并有4条铁路专用线,交通物流方便。境内有沁河、济河、蟒河等5条河流和逍遥、八一两座水库,地下水资源总量1.6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不可多得的富水区;近年来,沁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按照“一城两翼(一区两园)、南北支撑”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了沁北、沁南两大产业集聚区,其中,沁北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围绕“新型工业化”目标,着力发展“新能源、化工、电动车及动力电池、铝及铝深加工、复合材料、造纸装备及造纸、光电信息、新材料、现代物流以及文化旅游”等十大产业,是全国闻名的造纸机械之乡、玻璃钢之乡和豫西北重要的铝工业基地。
    沁阳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河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佳县市、省级卫生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