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温县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焦作市  温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温县地处豫北平原西部,南滨黄河,北临沁水,古时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是全国闻名的“武术之乡”、“怀药之乡”和优质小麦种子基地,是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中国十大休闲旅游县。全县总面积481.3平方公里,辖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262个行政村,总人口46.8万。

    温县夏称温国,商为畿内地,周初设邑,春秋始设温县,明清隶属怀庆府辖。在此诞生了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卜子夏、三国著名军事家司马懿、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等历史名人,是闻名中外的太极拳发源地,是温、苏、邢等姓氏起源地。

    温县是焦作的南大门,处于郑州、焦作、洛阳三市“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心,南与陇海铁路、北与焦枝铁路毗邻,境内有黄河公路大桥和焦温高速公路,与连霍、焦晋、焦郑等高速路相通,距新郑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

    温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6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制革制鞋为主导的三大优势产业,是重要的调味料、经济实用鞋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作为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温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近年来企业群体快速壮大,已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温县是黄河以北第一个吨粮县,小麦单产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小麦种子生产基地,温麦系列品种年播种面积达3000万亩,是黄淮海地区当家品种之一,为国家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温县还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等“四大怀药”的正宗产地,特别是“铁棍山药”品质道地、功效独特,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温县有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胜寺以及古温国遗址、司马故里、子夏故居等众多人文景观。境内有黄河、沁河、济河等大小13条河流,全长226.8公里;29万亩黄河滩区杨树成林、草肥水美、风景秀丽,是生态休闲游的理想之地。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