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北依伏牛,南连荆襄,西纳汉水,东接宛洛,有豫、鄂、陕“三省雄关”之称。国土面积2369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街、区)、626个行政村(社区),178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河南省直管县(市)。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岳阳楼记》诞生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邓州市“编外雷锋团”作为传承雷锋精神的一面旗帜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境内的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6400年历史。夏朝的第三个帝王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秦设邓县,隋改邓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复称邓县,1988年撤县建市,2014年全面省直管。春秋时期邓国侯吾离陵,为邓氏祖茔。北宋福胜寺塔出土的金棺银椁、舍利子,为国家级文物。明朝时形成的“回”字型内外城河,为北方城市所独有。 邓州人文荟萃。邓州特有的知书达礼的书香文化和勤劳节俭的农耕文化,曾孕育了1位圣人、62位侯王、11位宰相、3位状元、21位著名军事将领。杰出代表有医圣张仲景、唐代忠烈名将张巡、语言学家丁声树、教育家韩作黎、“曲剧皇后”张新芳、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等。唐宋三贤韩愈、寇准、范仲淹先后在邓州任职,范仲淹知邓时在花洲书院写成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传唱不绝。
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武汉、西安、郑州大三角和南阳、襄阳、十堰小三角中心部位,是承南启北、连结东西的轴心。距南阳、襄阳、老河口机场均在60公里以内,焦枝铁路、二广高速、邓内高速、207国道和三条省道穿境而过。郑万高铁、蒙华铁路过境邓州并设站,通用航空机场即将建设,立体交通格局全面形成。
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境内大部为冲积平原,属长江流域。具南北气候过渡带特征,四季分明。盛产小麦、棉花、烟草、小辣椒、花生等,是黄牛、外贸烟出口生产基地和河南省棉花、芝麻生产重点市。
有八里岗仰韶文化遗址、邓氏祖茔——吾离陵、宋代福胜寺塔、邓国春秋园、“忧乐”精神发源地——花洲书院、汲滩陕山会馆等名胜古迹,杏山省级地质公园、美丽乡村台湾村、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湍河渡槽和湍河国家湿地公园等丰富旅游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