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县辖10镇、4个乡:舞泉镇、吴城镇、北舞渡镇、莲花镇、辛安镇、孟寨镇、太尉镇、文峰乡、保和乡、马村乡、侯集镇、姜店乡、九街镇、章化镇。县人民政府驻舞泉镇人民路。 舞阳,夏禹时因邑在舞水(又作潕水、?水)之阳,故称舞阳。春秋战国时期,全境先后分属楚、韩、魏等国。秦时期置舞阳县。南北朝时期属魏司州,分西舞阳(上澧河店)、北舞阳(北舞渡)。隋朝开皇元年(581年)又合置北舞阳,城邑在北舞渡,属颖川郡。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属河南道许州。唐朝开元四年(716年)复置舞阳县,城邑由北舞渡迁今县城所在处。唐朝元和十三年(818年)城邑置于吴城镇,宋朝时改属颖昌府。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罢县置巡检司入叶县。元朝大德七年(1303年)复置舞阳县,属裕州。明朝时属南阳府裕州。民国初,属南阳道,1914年8月改属汝阳道。1927年废道,隶属河南省第六行政区(南阳)。1928年撤行政区,直属河南省政府。1947年12月,舞阳解放,归属中共豫陕鄂行政区第七专区。1948年6月,改属豫西行政区第二专区。1949年2月,改属许昌专区。1973年12月,析出三里河以南枣林、武功、尹集、杨庄、尚店、八台6个公社,置省辖舞阳工区(今为平顶山市舞钢市)。1986年2月,隶属漯河市。
舞阳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孕育出汉司徒丁鸿、尚书令韩棱、横野大将军王常,前蜀皇帝王建等垂史才俊,汉樊哙、吴汉,三国司马懿曾封侯于此,素有“帝乡侯国”之誉。
舞阳农民画闻名海内外,是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全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创作基地。
贾湖遗址拥有10项世界之最,贾湖文化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到9000年前,被誉为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舞阳县植被类型为暖温带阔叶林带,主要生态树种有:杨树、泡洞、刺槐、苦楝、榆树、椿树、柳树等;兼用树种有:枣、柿、核桃等;经济林树种有:苹果、梨、桃、杏、石榴、葡萄、樱桃、猕猴桃等;灌木树种有:紫穗槐、白蜡、花椒等。 舞阳县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兼有大豆及其它杂粮。经济作物以蔬菜、瓜果、烟草为主,是国家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油料作物有花生、油菜、芝麻等。 舞阳县有鸟类10目13科60种,如鹳形目鹭科的大白鹭(Egretta alba modesta)、雁形目雁科的大天鹅(Cygnos cygnus)、佛法僧目翠鸟科的冠鱼狗(Ceryle lugubris guttulata)等,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Cygnus cyg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等。省重点保护动物有苍鹭、中白鹭、鸿雁、隼、猫头鹰、鸿雁等。省“三有”动物有刺猬、野兔、斑鸠、喜鹊、麻雀、杜鹃两栖类1目3科5种,爬行类2目3科7种,兽类5目6科13种,鱼类4目7科33种。 舞阳,文化积淀丰厚,文物古迹众多。人类的大智大勇、辛勤耕耘给舞阳大地留下了众多的文化古迹。境内仰韶、龙山、商周文化遗址比比皆是,古建筑、石碑刻、古器皿,风格各异。现已发现贾湖、阿岗寺、东不羹城、胡国城、简襄王城、周汉舞阳故城等40余处古文化遗址,还有城隍庙、山陕会馆、彼岸寺、樊哙墓等一批极有价值的文物古迹,其中北舞渡山陕会馆里的彩牌楼为清代河南牌楼建筑之冠。 舞阳,有“帝乡侯国”之誉。这里英杰荟萃,人才辈出:汉樊哙、吴汉,三国魏司马懿皆封侯于斯;东汉横野大将军王常,前蜀皇帝王建皆诞生于此;汉司徒丁鸿、尚书令韩棱以其胆视和才能而名冠当时;清代孔广脉的书法、“神医”鹿伦的医术,无一不被人称道。舞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刘秀战王莽,狄青屯兵征西夏,李自成起义军逐鹿中原,等历史上的有名战例,都曾在这里演绎。近、现代社会的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在舞阳大地上也是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构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历史画卷。 舞阳县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中部,东经113.5℃,北纬33.2℃,属中国食品城内陆特区漯河市辖县。东接亚洲最大肉食品加工基地--漯河双汇集团42公里,南临著名特种钢工业基地--舞钢25公里,西连我国煤炭工业基地--平顶山50公里,北达汉魏故都--许昌80公里、省会郑州150公里。 南洛高速、国道G240保台线、S330逍白线、S241时南线、S238常付线穿境而过,辛阜铁路、漯舞铁路、漯宝铁路横贯境内,东距107国道42公里、京广铁路漯河站45公里、京珠高速公路49公里、京广高速铁路30公里,北距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仅1小时左右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25公里。沙河复航工程全面实施,舞阳港区拥有4个500吨级泊位。莲花通用机场、漯舞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