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源汇区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漯河市  源汇区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源汇区在五帝时代就建有隱阳城,唐朝中期建隱水镇,南宋时钦封澧河口水旱码头为“上口镇”,元朝始为商埠重镇,清末民国时期牛行街誉满中外。这里还是历代军事要冲,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故里。现总面积201.6平方公里,人口32万,辖5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09个行政村、18个城市社区,为漯河市商业、文化、经济中心。
源汇区是河南省交通枢纽,京广(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京广(北京至广州)铁路、107国道贯穿南北,南洛(南京至洛阳)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漯河火车站为国家一级编组大站,东衔漯阜(漯河至阜阳)铁路,西接漯宝(漯河至宝丰)铁路,北距郑州国际航空港不足一小时行程,是豫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源汇区商贸传统厚重,历史上素有商埠重镇、陆陈集散地之称,明朝永乐年间已成为“舟行此焉薄,贾客南来多;江南百货萃,此处星辰罗”的水旱码头。近年来,源汇区坚持“商贸立区”战略,新天地商业步行街、丹尼斯百货、大商新玛特、千盛百货等重点市场运营良好,新建了华东商务中心、昌建商务酒店等一批商务楼宇;规划建设的豫中南汽贸物流城,建成及在建4S店60多家,成为豫中南最大的一站式汽车消费基地;中储粮物流园年粮食吞吐量突破40万吨,是豫中南地区最大的粮食物流港;美的、龙和、隆华等新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快速壮大。目前,源汇区重点市场发展到48个,2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20家,汇聚了漯河市区80%的商业资源,成为漯河市名副其实的“商业名片”。
  沙澧河穿境而过,淡水资源充足,年过境水量27亿立力米,年均可用量达2500万立方米,地下水质良好,澧河水质达到直接饮用标准,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润的水资源。源汇区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是全国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距全国能源基地平项山仅百里之遥,煤、电供应充足,这里是豫中南最大的供电枢纽,能有效满足各类企业生产需求。区内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拥有一批高职院校与各类专业培训机构,适宜发展各类劳动密集型产业。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