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区地处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是商丘市的主城区,市委、市政府行政中心所在地,是商丘市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全区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万亩,总人口90万人,城镇化率44.8%,辖6个办事处、13个乡镇。
睢阳历史悠久。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火文化之乡”和“中国商文化之乡”。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新纪元。颛顼、帝喾、商汤、微子等先后在此建都。这里被誉为“华商之都”,华商始祖王亥在这里服牛驯马发展生产、以物易物,开创了华夏贸易的先河。这里被誉为“三商之源”,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
睢阳文化厚重。境内的商丘古城,历为名都大邑,商都南亳,启封宋国,秦建睢阳,汉筑梁园,宋为陪都,是一座建制齐全、沿革连续、文脉相承、底蕴丰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5000年不断代的文明史,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摞城的大型古城遗址。现存的商丘古城建成于公元1511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古城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保存完好,堪称中国古城的典范之作。境内还有世界最早的天文台阏伯台,纪念大唐忠烈的张巡祠,名列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应天书院,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故居壮悔堂等著名景点。
睢阳交通便捷。这里是国家交通部确定的交通枢纽城市、全国66个区域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的商丘市的中心城区。陇海铁路和京九铁路、连霍高速和京广高速、105国道和310国道,商周、商亳、商荷等呈“米”型交会。郑徐高铁建成通车,商合杭高铁已开工建设,京九高铁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河南省第二个高铁、普铁“双十字”交通枢纽,为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发展枢纽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睢阳资源丰富。这里土质肥沃、地势平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较快,形成优质西瓜、无公害蔬菜、脱毒土豆等特色产业集群,有10多类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林地面积25.6万亩,境内大小河流53条,有效灌溉面积90多万亩。
睢阳载体完备。坚持把载体建设和服务配套体系建设作为开放招商的基础,规划了1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17平方公里的食品产业园区。这里被评为“中国针织服装名城”“全国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全省十快产业集聚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省知名纺织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新型材料、生态食品为主导的工业产业发展格局。宋秀、桃花扇、林河酒、大有丰酱菜、诚实人食品等产品闻名全国。
睢阳宜居宜游。这里具有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商丘古城为核心的42平方公里的商丘古都城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商丘古都城旅游景区将于2019年国庆节前建成世界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叫响“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这里是国家森林城、国家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境内名胜古迹100多处,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隋唐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商丘古文化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同时,正在积极争创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呈现出环境优美、文明和谐、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睢阳区正以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便捷的交通优势、独特区位枢纽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按照“跨越发展”这一目标,推进“干部作风大转变、工作效率大提高、城市面貌大提升、文化旅游大发展、公共服务大完善、乡镇建设大起步、农村土地大流转、产业项目大落地、目标任务大落实、党建工作大作为”十大任务,加快推进“一古两新一带多节点”城市发展战略(一古:打造平原路以东、紫荆路以西、北海路以南、华商大道以北“古城核心区”。两新:打造古宋路以东、归德路以西、华商大道以南、南海大道以北的现代化复合型“南部新城”,打造清凉寺大道以东、金桥路以西、文化路以南、华商大道以北的现代化复合型“西部新城”。一带:打造以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商贸、行政办公为重点的北海路经济产业带。多节点:打造商都公园区域、华商湿地公园区域、古宋河畔滨河公园区域、西部“双创”基地区域、商品大世界区域、商丘世贸中心区域、运河两岸区域、古城北关区域、商丘国贸360广场区域、商丘万达广场周边区域、维景国际酒店区域、信华城国际酒店区域等多个经济增长爆发点),着力把睢阳打造成河南出彩、商丘跨越进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