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位置: 地名查询 返回
标准地名 汉字  上蔡县
罗马字母拼写  
使用时间
简称 别名 曾用名
所在(跨)行政区  驻马店市  上蔡县  
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
地理实体概况

上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驻马店市东北部,辖22个乡镇、4个办事处,460个行政村(居委会),面积1529平方公里,耕地165.5万亩,人口151万。
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

上蔡为古代蔡国地,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此。后叔度叛,为周公放逐,复封其子胡于蔡,曰蔡仲。后屡受楚国侵犯,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今安徽凤台),改州来为下蔡,故称前都为上蔡。秦于此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是动城,故址在今汝南。北魏神龟二年(519)改置临汝县,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又置武津县;大业间复置上蔡,临汝、武津先后省入,至此上蔡之名遂不变。隋属汝南郡,唐属蔡州,元至明清均属蔡州。民国初。属汝阳道。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专区,至今不变。

上蔡,商代即以"蔡"为名。上蔡的"蔡"是从县城东蔡岗上的蓍草得名的。上古时期,盛行占卜,用蓍草占卜叫"筮","蔡"字由"草"、"祭"组成,就是用蓍草祭神占卜的意思。《续河南通志·舆地志》说:"宓羲氏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名其地曰蔡。"汉置上蔡县。因蔡平侯徙新蔡,遂称此为上蔡。

上蔡古为蔡国,是海内外蔡氏祖地、秦丞相李斯故里、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据传上古时期人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名其地为“蔡”。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上蔡遂成为天下蔡氏祖地。上蔡历史文物遗址众多,境内的蔡国故城墙、郭庄楚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光武台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各类文化遗址87处,居河南省文物大县前列,被评选为河南省十大古城之一,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为“千年古县”。上蔡历史上名人辈出,史称“千古一相”的秦丞相李斯、号称“通明相”的西汉丞相翟方进以及世称“上蔡先生”的北宋著名理学家谢良佐等均为上蔡人。

上蔡资源丰富、后发优势明显。上蔡盛产小麦、玉米、芝麻、油菜、花木等农副产品,被国家和河南省确定为双低油菜、纯白芝麻生产基地县。粮食总产量连年突破10亿公斤,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猪、鸡、牛、羊存出栏量居全市前列,是全国重要的生猪调出大县。境内能源充裕,年供电能力16亿千瓦时,全县80%以上地域为富水区。上蔡交通便利,两条国道、四条省道穿境而过,一条高速正在规划建设,县城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20分钟车程,距河南省会郑州市和新郑国际机场1个半小时车程。

上蔡初步形成了制鞋服装和农副产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

备注 1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