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政策法规

前 言

    淮河流经我国中东部地区,全长约 1000 公里,是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推进淮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迈进,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淮河生态经济带以淮河干流、一级支流以及下游沂沭泗水系流经的地区为规划范围,包括江苏省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徐州市、连云港市、扬州市、泰州市,山东省枣庄市、济宁市、临沂市、菏泽市,安徽省蚌埠市、淮南市、阜阳市、六安市、亳州市、宿州市、淮北市、滁州市,河南省信阳市、驻马店市、周口市、漯河市、商丘市、平顶山市和南阳市桐柏县,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广水市和孝感市大悟县,规划面积 24.3 万平方公里,2017 年末常住人口 1.46 亿,地区生产总值 6.75 万亿元。
    本规划是指导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行动纲领,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 2018—2035 年。

第一章 规划背景

    淮河流域地处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相对滞后,是我国中东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必须立足现有基础,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经济带。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区位条件优越。淮河生态经济带贯通黄淮平原、连接中东部, 通江达海,与长江经济带地域相连、水系相通,京沪、京九、京广、陇海等国家骨干铁路和长深、沈海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淮河水系通航里程约 2300 公里,京杭大运河、淮河干流及主要支流航运较为发达。
    自然禀赋优良。该区域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生物多样性丰富,平原面积广阔,生态系统较为稳定,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棉花、油料、水果、蔬菜等重要产区,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潜力巨大,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品种繁多,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和能源基地。
    发展潜力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城镇化和消费市场潜力大。产业体系较为完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优势明显,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军民融合发展势头良好。毗邻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较好。
    文化底蕴深厚。淮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楚汉文化、红色文化、大运河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众多,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为在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防洪标准不高,交通体系亟待完善, 通江达海不够通畅;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不足, 经济转型发展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要素流动不畅,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升。
第二节 重要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全流域综合治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有利于打造我国新的出海水道,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中东部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支撑带;有利于优化城镇格局,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推进绿色发展,改善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生态经济带。
 第二节 基本原则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发展方式创新,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流域综合治理体制、跨区域环保机制、公共服务合作共享机制等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构建沿淮综合交通运输走廊,促进上中下游要素合理流动、产业分工协作,优化城镇功能布局,着力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合作,扩大开放。全方位拓展合作发展潜力和对外开放空间,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促进东西双向开放、南北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合作竞争新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量力而行,防范风险。从各地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量力而行,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切实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坚持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
第三节 战略定位
    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统筹上中下游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着力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和森林湿地保护修复,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把淮河流域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带,为全国大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探索新路径。
    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分工协作,联手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巩固提升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地位, 探索推进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新型城镇化示范带。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促进大中小城市、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分类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努力在宜居宜业、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中东部合作发展先行区。立足上中下游区域比较优势,发挥淮河水道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纽带作用,促进基础设施对接、合作平台共建、基本公共服务共享,全面深化区域合作交流, 引导资金技术向内陆腹地转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形成联动中东部、协调南北方的开放型经济带。

第四节 空间布局
    根据主体功能分区,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坚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促进沿淮集聚发展、流域互动协作,明确空间开发重点和方向,构建“一带、三区、四轴、多点”的总体格局。
一带:指淮河干流绿色发展带。加强淮河干流及沿线地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筑具有防洪、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复合功能的沿淮综合植被防护体系。充分发挥淮河干流水道作用,加快推进淮河出海航道建设和中下游航道疏浚,增强干流航运能力,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快沿淮铁路、高速公路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合理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淮安、盐城、蚌埠、信阳辐射带动能力,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良好的现代特色产业和城镇密集带。
    “三区:指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北部淮海经济区、中西部
内陆崛起区。东部海江河湖联动区包括淮安、盐城、扬州、泰州、滁州等市,发挥淮安、盐城区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依托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等重要湖泊水体,统筹海江河湖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与长江三角洲、皖江城市带等周边区域对接互动。北部淮海经济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枣庄、济宁、临沂、菏泽等市,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中西部内陆崛起区包括蚌埠、信阳、淮南、阜阳、六安、亳州、驻马店、周口、漯河、平顶山、桐柏、随县、广水、大悟等市(县),发挥蚌埠、信阳、阜阳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四轴:依托新(沂)长(兴)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杭
运河以及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铁二通道,建设临沂—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扬州—泰州发展轴;依托京广线,建设漯河—驻马店—信阳发展轴;依托京九线,建设菏泽—商丘—亳州—阜阳—六安发展轴;依托京沪铁路与高铁,建设济宁—枣庄—徐州—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发展轴。依托四条发展轴,向南对接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向北对接京津冀地区、中原城市群,着力吸引人口、产业聚集,辐射带动苏北、皖北、豫东、鲁南、鄂东北等区域发展。
    “多点:指区域中心城市之外的其它城市。壮大城市规模和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加快集聚,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发挥对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的多点支撑作用,增强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第五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保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打赢蓝天保卫战。
    到 2025 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显著改善,沿淮干支流区域生态涵养能力大幅度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和用水效率进一步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95%以上,形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体系;淮河水道基本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 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淮河文化”品牌初步打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协调统一、运行高效的流域、区域管理体制全面建立, 各类要素流动更加通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内外联动、陆海协同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
    到 2035 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淮河目标基本实现, 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产业分工协作格局不断巩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建成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生态经济带,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