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政策法规

第五章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立足各地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引导产业集中布局,深化产业分工合作,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高协同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节 协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联手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强化各地区、各行业分工合作和产业配套,共同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支持企业瞄准行业先进水平推进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工艺装备、产品质量、能效环保等水平,加快推广和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排头兵企业。推动冶金、煤电、化工、纺织、机械、轻工、建材、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注重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面向全球积极拓展市场空间,建设一批特色和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核心竞争力强、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盐城乘用车制造基地为龙头,联合有关地区发展新能源汽车、专用车,打造沿淮汽车产业走廊。推动徐州、淮安、盐城、临沂、济宁、枣庄、蚌埠等市通过产业链协同、专业化整合,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新型农机、石化装备、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产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推动食品产业集聚区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以质量提升促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共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区域创新资源及科技研发成果,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条件,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数字创意、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瞄准全球科技革命新方向新趋势,围绕物联网、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跨地区协作,实现跨越发展。鼓励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研发、产业化和应用示范,积极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打破层级和区域限制,加快图书、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资源聚合、产业融合。支持符合条件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巩固提升图书、报纸、期刊产业,大力繁荣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纪录片、网络剧、微电影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发展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推动印刷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加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
第二节 增强协同创新能力。
    联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打破地区行政分割,整合沿淮各城市的创新资源,围绕生态环保、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鼓励有基础条件和优势的城市牵头,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支持区域内有条件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完善产业链、创新链,强化跨地区合作。支持淮安、蚌埠、信阳、盐城、济宁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江苏、山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统筹规划建设一批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和专利联盟。
    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积极探索新旧动能转换模式,深度挖掘特色优势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和各类创新创业主体作用,积极开展平台经济、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创客经济等试点示范,培育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激发社会创新活力。鼓励各地区联手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加快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项领域推进“互联网+”。探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举的动能转换路径,建立新旧动能转换的体制机制,以全面开放推动新动能快速成长, 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进。支持“双创”发展,鼓励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行动,选择若干创新特色明显、引领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培育开展务实创新,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为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
第三节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依托粮食生产核心区,完善农田灌排体系,推进中低产田和低丘岗地改造,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粮食生产能力超 10 亿斤的粮食生产大县,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粮食良种繁育基地。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发展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着力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确保稻谷、小麦等口粮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巩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提高粮食生产效益。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让收储价格更好反映市场需求,支持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快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构建高标准粮田生态屏障。适度恢复和发展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实施明清黄河故道及沿线的深度整治和综合开发。
专栏 4 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灌区节水工程。完成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推进河南省大别山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出山店灌区等前期工作,条件具备后适时开工建设。
    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以万亩方、千亩方、百亩方粮田建设为基础,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生态化集中连片的粮食生产基地。
    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推进小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解决稻谷、玉米、油菜标准化种植和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力争到 2020 年秋粮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立足农业优势资源,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加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定工作力度,推进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发展壮大花卉苗木、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建设一批农作物改良中心、基因库、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灌溉试验站。推进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茶叶基地、优质水产品基地和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业产业模式,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第四节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
    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设计服务、人力资源和节能环保等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专业化、集成化水平,规划建设一批特色现代服务业基地或集聚区。促进服务业向制造业全流程、全产业链渗透并融合发展,推进服务型制造示范,培育一批示范企业。统筹沿淮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构建沿淮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商贸物流融合发展。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支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逐步实现金融服务同城化。
    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加快发展健康养老、家政服务、体育健身、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生活性服务业,推动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鼓励发展针对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促进专业化、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促进和带动其他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发展。积极推动服务业融合发展,支持信阳、驻马店、淮安、桐柏等地建设康养产业示范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活性服务业领域。
    促进旅游业联动发展。成立旅游发展战略联盟,合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共同推出若干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淮河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服务、组织管理水平。以企业为主体,以“互联网+”为重要手段,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休闲体验旅游、乡村旅游,支持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体育健康、美食购物、休闲娱乐等业态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共同搭建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营销合作、客源互送,构建无障碍旅游环境。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积极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建设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
专栏 5 特色旅游业
    乡村旅游。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机制,打造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重点开发生态农园、农业庄园、科技农园、文化创意农园等特色休闲产品,实现从观光到度假的农业旅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建设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红色旅游。推进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及故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旧址,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临沂市沂蒙革命纪念馆,菏泽市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滁州市凤阳小岗村,信阳市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驻马店市杨靖宇纪念馆及故居、鄂豫边省委旧址纪念馆,南阳市叶家大庄桐柏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旅游路线。
    水利和湿地旅游。依托水利枢纽工程、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等水利和湿地资源发展旅游业,支持信阳市两湖区域、桐柏县、随县规划建设淮河源生态旅游体验地。
第五节 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与承接
    严格产业准入门槛。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科学有序承接符合环保标准和市场需求的国内外先进产业转移。五省共同编制实施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严禁承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产业和落后产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加强统筹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以各类开发区、产业园区为载体,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建设一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承接地。支持资源型城市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培育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鼓励在外从业人员返乡创业。
    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合作机制,鼓励以连锁经营、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共建产业园区,积极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善政府管理与服务,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建立省际间产业转移统筹协调等机制。

第六章 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核心带动、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城乡一体,有序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贫困,推动城乡融合向纵深发展。
第一节 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
    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推进产城融合,引导人口集聚,增强淮安、盐城、徐州、蚌埠、商丘、阜阳、信阳等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市辖区规模结构,力争到 2025 年培育形成若干主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上的城市。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提升服务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推动城市产业高端化和功能现代化,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和城镇联动发展机制,引领形成区域联动、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推动位于中心城区、工业比重低的开发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支持徐州、平顶山等地创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促进城市组团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立足通江达海的交通条件,推动淮安— 盐城—泰州—扬州组团发展,全面对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依托合作基础和区位优势,支持徐州—连云港—宿迁—宿州—淮北—商丘—济宁—菏泽—枣庄联动发展。加强规划统筹和产业协作,促进蚌埠—淮南联动发展,支持滁州、六安全面融入皖江城市带和合肥都市圈。全面深化信阳、驻马店、漯河、平顶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作。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共建,促进阜阳—亳州—周口组团发展,进一步密切与郑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的联系。
    发展中小城市。以县级市为重点,优化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经济实力强的县级市发展成为 50 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有条件的县城发展成为 20 万人口以上的小城市。鼓励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特色产业,提升吸纳外来人口就业能力,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深化省直管县(市)改革,支持具备条件的县有序改市。
    引导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健康发展。结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循序渐进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生态宜居等特色小城镇,打造创新创业发展平台和新型城镇化载体。选择一批区位条件优越、基础好、潜力大的小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打造成为联接城乡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支点。开展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第二节 构建绿色宜居环境
    优化城镇生态空间。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发展,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禀赋和地域风貌,合理确定城镇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利用淮河干支流、湖泊水体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大力推进城镇绿化,改造提升城镇绿化隔离带和交通干线绿化带,构建以区域绿道、城市绿道、社区绿道为主体的绿道体系,串联整合城市水系、山体、公园绿地等绿色空间, 并与城市公交系统、慢行系统相衔接,构建城市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建设一批森林城市。
    提升城镇特色品质。塑造城镇特色,深入挖掘淮河文化内涵,积极推进人文城镇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延续城镇历史文脉,注重保护城镇文化风格和传统风貌。注重自然山水保护、历史文化挖掘、景观形象设计、功能结构完善,大力提升城镇品质,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
    创新城镇规划管理。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合理划定城市“三区四线”,强化规划环评,优化空间开发布局,加强城镇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管制。指导淮安推进“多规合一”试点。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发展装配式建筑。全面推行城镇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打造综合性城镇管理数据库,发展智能化民生服务系统。
第三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开展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先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深化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拓展新型农村社区就业社保、医疗卫生、民政事务、综治警务、环境养护等功能,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进城落户农民农村“三权”维护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依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放宽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落户条件,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 加快居住证制度落地,有序拓展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可享有的公共服务,提高办事便利程度。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发展,推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与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推进跨区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
    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优化村落布局,突出乡村特色,传承历史文化。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有效激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投入乡村建设。结合承接产业转移,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计划, 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带资金、带技术、带项目回乡创业发展。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施乡村绿化行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开展健康村镇建设,建成一批整洁有序、健康宜居的健康村镇。
第四节 加大精准扶贫脱贫力度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稳固脱贫。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增强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攻坚责任和考核监督,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推进重点地区精准脱贫工作。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培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农产品、中药材、绿色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苏北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石梁河库区,灌溉总渠以北集中连片地区,涟沭结合部、丰县湖西片及黄墩湖滞洪区和刘老庄地区,重点实施生态农业、城镇工业、乡村旅游、电商创业等产业扶贫。宿州、阜阳、亳州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重点建设特色种养、农业产业化等产业基地,桐柏、信阳、六安、驻马店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开展绿色、有机栽培等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建设优质高产木本油料等特色经济林基地。鼓励电商企业下乡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高效流通,提高贫困地区居民收入水平。
    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信阳、驻马店、桐柏、六安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跨区域交通路网、防洪抗旱水利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苏北、皖北、大别山、沂蒙山革命老区与贫困地区新能源、光伏开发扶贫,实施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大别山等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符合搬迁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步伐。开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加大救助力度,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第七章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共同弘扬淮河文化,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全面提升经济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一节 共同打造健康淮河
    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优化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促进医疗资源跨区域和向基层流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市(县)级综合医院、康复医院等紧缺型专科医院建设,鼓励发展区域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积极引进国内优质医疗资源或大型医疗企业集团,支持信阳、淮安等城市大型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跨区域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开展疑难疾病联合攻关和重大疾病联合会诊。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祖国传统医学。搭建卫生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互通共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推进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着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建立传染病、地方病联防联控机制,继续深入推进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努力消除地方病危害,维护公众健康安全。加快推进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发展,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实现区域内各级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深入开展健康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探索建立全民健康管理体系,打造一批富有特色、群众认可、美丽宜居的健康城市,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文化,全面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鼓励共建医疗、养生、保健、康复、休闲相结合的医疗健康服务小镇(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第二节 联手建设人才高地
    加强教育合作交流。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推动蚌埠、淮安、徐州等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高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交流合作,支持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时组建高校联盟。推动淮安等有条件的城市组建综合性大学,支持信阳创建农民大学成人教育培训学院。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若干高校和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加强职业教育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区域中心城市围绕产业集聚区(园区)需求,建设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园区,打造一批区域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特色职业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集团。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推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鼓励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学校利用“互联网+教育”等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保障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平等就学。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共同开发人力资源。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拓展区域内人力资源交流合作,整合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平台,建立淮河流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人才服务体系,实现跨区域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资质互认,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强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开发,推进普工向技工转型。建立健全技能培训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机制,支持开展跨区域技能培训。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师、高级技师联合培养, 造就一批职业技术领军人才。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引进高端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的绿色通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社会保险政策对接,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参加职工社会保险比例,基本实现区域内法定人员全覆盖。持续推进基本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提升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区域养老保险、老年福利等方面制度对接,进一步简化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等手续。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工伤预防工作,逐步实现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救助信息互通共享。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第三节 加强文化传承保护
    构建淮河文化体系。发挥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灿烂、文物资源丰富的优势,挖掘和凝练提升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特色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方向,丰富各类文化内涵,更好传承和繁荣淮河文化。共同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联合举办重大文化庆典活动, 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推进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共同举办淮河文化大讲堂,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淮河文化。
    推进运河文化建设。深化与大运河沿线地区的合作,加强大运河水体和河道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价值,传承运河文化和精神,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效益。整合文化资源,共塑大运河文化品牌,加强商丘、枣庄、济宁、宿州、徐州、淮北、淮安、扬州等城市的大运河遗产区、遗产点联动保护开发,支持徐州、济宁、淮安、扬州等市依托漕运历史地位,保护和开发利用生态文化资源。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早期古文化遗址、传统建筑、民间艺术、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的摸底清查、整理归类归档,建立淮河流域文化遗产数据库,完善淮河流域文化遗产名录系统,共同推进文物遗址、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构建文化遗产品牌。鼓励在文化遗产保护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让民风民俗、人物典故、历史事件融入城市建设、带动地域发展。打造淮河流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精神。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
心下移、共建共享、补齐发展短板,强化资源整合,创新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统筹推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全面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广泛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实施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制定并落实扶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建设一批复合型特色实体书店。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加快实施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快实施国家和地方应急广播建设工程。巩固农村电影放映“一村一月一场”成果,继续实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程。
第四节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建设法治政府,实现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方式进行社会治理的能力。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把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探索建立流域行业协会自律联盟,共同维护行业发展秩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建设流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城市间检验检测资源共用共享和检测结果互认,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信息交流,协同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加强城乡消防能力和区域灭火救援协作互补机制建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警务协作与协同处置。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合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管理合作,提升防灾减灾应急、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置和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打防管控联动机制,推动社会治理由单个城市向流域协同治理转变。促进产权交易机构加强合作,建立健全协调和联合信息发布机制,逐步推进交易凭证互认和资源共享。

第八章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不断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第一节 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
    推进对外开放平台创新升级。支持淮安打造台资集聚高地, 推进苏滁现代产业园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推进淮安综合保税区建设,支持其他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报设立综合保税区。提升连云港徐圩、赣榆、灌河港区和盐城滨海、射阳、响水港区对外开放水平。支持信阳、驻马店、漯河、淮安、蚌埠、菏泽、临沂、阜阳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依托合肥、徐州、淮安、盐城、菏泽、临沂、阜阳等机场和淮安港、蚌埠港、淮南港、淮滨港、漯河港、周口港、固始港、霍邱港、菏泽港、凤阳港等内河港口,建设内河、空港物流园区。推进徐州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等建设。
    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进一步改善政务服务质量,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开放市场投资领域,降低、取消行业准入门槛,不断简化外资企业准入程序,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抓紧完善外资相关法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推进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第二节 拓展国际经贸合作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依托“新亚欧大陆桥”和连云港、徐州、临沂、济宁、菏泽、商丘等节点城市,拓展与俄罗斯、中亚、东亚、东南亚、南亚及欧洲、非洲的贸易往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资源、农业、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环境保护、科技、旅游、文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合作, 推动企业、产品、技术、标准、品牌、装备和劳务“引进来”、“走出去”。
    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充分发挥区域内大型工程机械、石油机械、专用装备、特高压电气装备、汽车制造等重大装备制造领域和轻纺、石化、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的优势,以企业为主体、境外园区为载体、信息服务为保障,分类有序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加快优势企业和产能“走出去”步伐,积极在境外投资建设生产加工基地和贸易服务中心。
    加强与国外有关机构交流合作。建立和拓展与莱茵河、塞纳河、田纳西河等大河流域管理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推进与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知名环保企业在污染防治体系建设、节能环保、循环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争取在生态保护与建设等方面获得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第三节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
    加强与长江等大河流域的合作。积极借鉴我国长江、珠江等流域综合发展的经验,提升淮河流域整体开发水平和质量。深化与长江三角洲、皖江城市带、长江中游、成渝等沿江城市群的合作,主动承接高端产业和优质要素转移,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发展。进一步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的合作交流,促进科技、人才、知识、金融等创新要素向淮河流域辐射。
    全面深化与周边地区合作。鼓励经济带各地区与发达地区按照市场化原则和方式发展“飞地经济”,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动利用盐城丰富的盐田土地资源建设河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加强与长江三角洲、中原城市群等合作对接,在产业转移、要素配置、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协作,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着力推动苏鲁皖豫交界地区联动发展,打造省际协同合作示范样板。
    拓展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推进与港澳台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发挥台商产业园、华侨华人中原经济合作论坛等平台作用, 共同举办重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深化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合作交流,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等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

第九章 加强组织实施

    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建立完善的组织实施机制,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分工, 完善政策措施,强化监督考核,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件接着一件做,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一节 明确主体责任
    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是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合力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推进机构、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省际、市际协调会商机制,探索建立城市联盟和城市协调机制,实行重大设施统一规划、重大改革统筹推进, 率先在生态环保、基础设施、产业转型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债务风险,坚持遏制各类隐性债务增量,切实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第二节 完善政策支持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在政策实施、跨区域重大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土地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对淮河生态经济带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要不断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支持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支持各市县探索“多规合一”,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支持区域内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创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法做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支持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合法合规支持建立投融资协同机制,强化金融监管合作和风险联防联控;规范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与运营。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适度增加土地利用年度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按照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有序发展投融资主体,活跃投融资市场,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组建淮河产业投资基金等,推动设立股份制淮河开发集团公司。
第三节 全面深化改革
    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要求,不等不靠,扎实推进重大全局性改革举措,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补齐重大制度短板,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着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聚焦跨流域、跨区域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推进产权保护、国企国资改革、要素市场化、政府行政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沿淮各市要着力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类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建立健全推进改革的长效机制,强化责任分解,层层传导压力,激发制度活力,激活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务求各项改革任务取得预期成效。
第四节 加强监督考核
    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和协调指导,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适时会同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及时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统一监管职能,强化流域综合管理。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加快制定并完善推动规划实施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和具体考核办法,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和监督。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