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政策法规
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
示范区建设方案
(2019—2025年)
(三)
三、示范区探索的重点领域和重点任务
(一)重点探索示范领域
    1.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破除协同发展障碍。建立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在省政府领导下,统筹推进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组织洛阳、平顶山市政府全面实施建设方案,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市际协调推进机制,由两市政府分管秘书长牵头,相关部门参加的专项合作组,推动基础设施、产业、要素、平台等方面的合作交流,促进跨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两市间城际铁路、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依托交通廊道和产业园区,围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等产业领域,规划建设洛平产业密集带,推动企业开展跨区域产业配套协作,实现两市产业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完善两市合作交流平台,发挥洛阳自贸区、自创区优势,率先在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推广复制先进经验,推动人才、金融、物流等要素在两市间同城化流动;研究推进两市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园区管理创新和合作共建、智能化示范园区经验推广、公共服务数据共享等,实现事业共创、利益共赢。
    2.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区域科技合作,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机制,推动两市大院大所、重点企业设立合作研发中心,实现区域间优势产业的嫁接,提高企业的吸收、转化、创新、孵化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盘活科技创新资源要素,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通道、军民企地对接转化通道、市场化运作通道、人才成长通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氛围,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两市龙头型建设平台建设,全面推进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创新高技术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集聚,加快建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高地,在科技创新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型城市前列,推动两市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3.强化融合发展,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围绕本地特色产业的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和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技术创新和新型装备研发制造项目。依托中信重工、平煤机、中材环保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示范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推动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服务等环节延伸拓展,率先在优势领域实现大型装备“私人订制”和共用共享,推动装备制造业价值链跃升。抢抓轨道交通、环保产业、智能农机、新型配用电装备、机器人等行业发展机遇,共享招商、技术、人才资源,引进培育优势企业和知名品牌,合理布局若干新兴产业园区。以能源原材料产业、乡村振兴、能源生产利用结构升级、新能源汽车发展等领域巨大市场需求为牵引,探索优势领域合作创新发展有效模式,推动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产业转型合力。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加快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步伐,巩固洛阳在中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提升洛阳市和平顶山市基础设施关联度。发挥地处欧亚大陆桥和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区位优势,构建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际铁路组成的铁路运输系统,加快推进呼南高铁、洛阳-平顶山城际的铁路网络建设。以实现“县县畅、乡乡联、农村路网等级化”为目标,加快推进沿宁洛高速和伏牛山麓若干交通干线公路建设,着力提升和完善农村骨架路网,推动伏牛山旅游重点景区、产业集聚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要县乡公路建设。统筹完善区域交通规划和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完善两地交通网络和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协同一体化发展,为发展全域旅游示范区、构建大物流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建设任务

    以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1.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瞄准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全面激发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1)加快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行政审批事项动态管理机制,加快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责任倒查机制,消除简政放权中的“中梗阻”现象,严格兑现服务承诺,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持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项目联审联批和联动推进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容缺办理”“多评合一”“区域评估”“告知承诺”等管理模式,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减至100个工作日以内。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率先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积极培育细分行业的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善企业服务长效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等对接活动。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有序退出煤炭、煤电、电解铝等产能过剩行业,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公共服务等产业领域集聚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企地融合发展模式,支持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等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支持与地方企业互相持股、共建项目和园区,积极发展本地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占比较高的国有工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通过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复制推广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点经验,按照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原则,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推动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僵尸企业处置工作。
    (3)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把推进军民融合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建立军民多方协调合作机制,畅通“军转民”“民参军”渠道。加强与央属军工企业战略合作,加速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以军品带民品,厚植军民融合产业链。充分发挥两市在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领域的特色优势,拓宽产品领域,提高服务军队高端装备制造的能力。组建国防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洛阳中心,积极承接国防科技创新资源转移和国防科技储能释放。鼓励骨干企业与央属军工企业及其所属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区中园”,完善扶持政策和配套条件,引导关联配套产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
    (4)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积极培育创新龙头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复制推广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验模式,加快形成以创新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生力军的全产业链创新型企业集群。积极开展研发事后奖补、创新券补助、科技孵化器风险补偿等政策试点,支持企业研发创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大中型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行动,支持企业建立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完善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强企行动,加强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能力建设。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技术并购等方式,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强化科技、产业、金融对接,完善科技成果引进、技术产权交易、高新技术产业化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落实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等改革政策。建立校城融合发展机制,探索与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业研究院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新模式,促进高校学科链与企业产业链精准对接,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5)创新人才引育机制。把人才作为推动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要素和第一资源,继续实施“河洛英才计划”“鹰城人才计划”,制定实施更大力度专项政策,在进一步加大创新型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引进力度的同时,推动两市人才联合引育、交流互通、互补共赢,吸引和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示范区干事创业。支持两市实施产业集聚区政务管理、招商引资、专业岗位等急需人才薪酬制度试点,完善产业集聚区相关生活配套设施,实行特岗特薪、特职特聘,通过个人所得税奖补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逐年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完善与转型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平台载体、政策体系和发展环境,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出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端化。依托河南职教大省建设,积极争取开展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推动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等牵头组建并争创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洛阳高级技工学校、平顶山技师学院等建设全国示范性技师学院,推动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创建省级特色示范性高职院校。
    2.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两市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转型起步较早的优势,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和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等方式,推动产业成链、链条成群,形成“企业—链条—集群”点、线、面相结合的良性发展格局。
    (1)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坚持以培育新优势、增强竞争力为主导,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推动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化改造“三大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装备制造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按照“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基础支撑”的思路,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壮大规模、产业升级为目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培育规模化、系列化、服务化、定制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装备制造业生产技术水平、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加强电气装备、工程机械、现代农机等装备制造产业互补配套,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装备制造研发生产基地。加快中原电气城建设,推动平高集团等龙头企业提升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装备设计、试验和制造水平,加强柔性交直流输变电设备、智能电网控制设备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积极引进关键部件和中低压电气优势企业,扩大输变电产品系列,打造国际领先的电气装备研发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中信重工、平煤机、中材环保等龙头企业,加快提升系统集成和服务型制造能力,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制造、智能装置耦合、工业大数据应用等技术瓶颈,重点发展矿山综采、硬岩盾构、水泥粉磨、节能环保、振动等装备,打造智能成套装备产业集群。依托一拖集团、中收机械等龙头企业,推广应用智能控制、动力换挡和自动导航等先进技术,提升整机柔性制造和关键零部件绿色制造能力,重点发展智能大马力拖拉机和高效联合收割机等产品,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集群。
  冶金产业。坚持总量控制,创新驱动,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优化产品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新材料,重点向产业链高端环节转移。加强煤电铝上下游企业的重组合作,加快构建竞争力强、上下游联系紧密的产业链新优势,促进电解铝行业解困和形成竞争力。坚持有色、钢铁等材料产业“减量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控制冶炼规模,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及循环经济发展,改造提升产业及产品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瞄准航空航天、车辆制造、船舶及海洋工程、军工制造、医用等高端及特种应用市场,依托万基控股集团、龙鼎铝业、洛铜集团、华陵镁业等骨干企业,推动与国际国内优势企业合作,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原材料就地转化率。充分发挥舞钢公司宽厚钢板生产和科研优势,加大高速铁路、核电、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高端领域所需高性能专用钢板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巩固全国重要的特宽厚钢板研发制造基地。以翔隆不锈钢公司为龙头,持续推进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生产集约,重点发展不锈钢管材、精密不锈钢板材、彩色不锈钢板材和镜面不锈钢板材等中高端产品,不断完善上游热轧、中游冷轧和下游制品产业链条,着力形成区域不锈钢加工中心、交易中心和配送中心。发展高性能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铸锻件及线、棒、带、管、板、异型材等产品,镁合金及变形镁合金,钼钨硬质合金产品,高精度铜及管棒线型材产品、高性能铜合金产品、金属铼及合金产品。加强宏观调控和集中整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稳定和提升传统优势矿产开发规模,从根本上解决矿山“小、散、乱、污”的局面。大力探索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新模式,破解政府财力不足、社会资本缺乏积极性的难题。钼钨、黄金、铜产业以资源整合及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控制矿山开发规模,提升钼钨铜等有价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建设示范区南部山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化工产业。按照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升工艺、集聚发展的思路,以提高汽柴比、优化油化比为重点,在保障汽油、柴油、煤油等初级石油化工产品供应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石化洛阳分公司1000万吨/年炼油结构调整项目,支持洛阳石化做大做强。配套实施化工、化纤延链补链工程,培育聚氨酯及化工材料、工程塑料、长短纤维、纺织等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终端高附加值石化产品,提升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依托吉利石化产业集聚区、孟津县华阳产业集聚区,协同济源虎岭产业集聚区,打造洛济高端石化产业带。启动洛阳石化产业基地规划建设,推动洛阳石化产业与平顶山煤化产业融合发展,壮大精细化工、推动石化煤化向装置规模化、种类系列化、产品精细化发展,实现循环利用、链式延伸。谋划丙烯、碳四、碳九综合利用,煤制乙二醇、煤制氢、甲醇制烯烃等煤化工项目与石油化工产业相互融合,实现“以煤补化、以化促煤”的多原料格局。依托洛阳石化和黎明化工院的产业基础和科研实力,培育精细化工产业链,推进以黎明院自有技术为核心的高纯六氟化硫、高纯三氟化氮、高纯四氟化碳等高纯含氟气体的产业化推广工作,以吉利石化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含氟气体产业。加强煤焦化清洁生产、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推动焦化产业从初级原材料加快向炭素、石墨电极等下游深加工产品延伸,强化煤基炭素产业链,充分发挥平顶山市盐岩资源优势,推行盐碱联合,推动煤化工和盐化工产业循环融合发展,提升乙二酸、已内酰胺和尼龙66、尼龙6产业规模,实现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尼龙化工“四化”融合发展。
    (2)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坚持战略需求和市场导向相结合,以技术突破、应用推广为着力点,着力发展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集聚地。
   智能装备。密切对接智能制造装备自动化、集成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趋势,面向工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迫切要求,以工业机器人等智能专用装备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数字化成套装备和关键主机的制造水平,推动大型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轴承和基础件等传统装备行业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由单一设备供应向提供成套设备、安装工程和售后服务转变,形成规模化、系列化、专业化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依托中信重工、平煤机、中材环保等龙头企业,加快提升系统集成和服务型制造能力,突破关键核心部件制造、智能装置耦合、工业大数据应用等技术瓶颈,重点发展矿山综采、硬岩盾构、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等装备,培育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形成自主研发、自主装备、自主集成、自主品牌的智能装备产业基地。依托沃德福、中机十院、612所、莱普生、中重自动化、方智测控、新思路电气等本地工业应用领域研究院所和企业的技术基础,打造机器人及其应用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和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四大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智能技术创新能力。
  新能源。抢抓战略机遇,立足洛阳、平顶山实际,以打造未来10年新增长动力、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为目标,以推进汽车动力系统电动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电动车轿车、专用车等整车生产为重点,以电池等核心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以组织开展示范推广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做大做强存量,战略引入增量,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将洛阳、平顶山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电池和电动车整车生产基地。依托中硅高科、洛阳尚德、阿特斯等行业龙头企业,巩固提升在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领域的优势和竞争力。依托双瑞风电等骨干风电零部件生产企业,加快引进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生产龙头企业和配套生产企业,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风电装备生产基地。依托中航锂电等龙头企业,突破电池成组等关键技术,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依托平高集团等龙头企业,积极推动电力、天然气等储能产业,建设国内重要的储能产业基地。加快平顶山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到2022年风电装机达到100万千瓦。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纯电动公交车、电动客车、电动专用车、纯电动微型轿车、纯电动场地车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产品,逐步形成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整车规模化生产能力。围绕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电池及成组技术、动力总成及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强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努力掌握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大力发展铜箔、铝箔、电池隔膜等电池专用材料,尽快形成完善的电动汽车产业配套体系。
  新材料。立足洛阳市材料产业基础和中原经济区资源优势,支持有条件的领域及国家重大工程亟需的新材料重点领域产业化建设,以延链强链、精深加工为途径,突出发展尼龙新材料、高端金属材料、钨钼钛新材料等领域,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技术水平,提高洛阳市新材料产业竞争力。依托平顶山市化工和冶金等产业基础,以轻型化、合金化、专用化为方向,以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叶县产业集聚区和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两翼,积极发展尼龙纤维及制品、尼龙改性塑料及注塑加工、聚氨酯及制品三大产业链,打造世界一流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中国尼龙城。依托万基控股、伊电集团、舞钢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发展铝合金、钛合金、硬质合金、高纯钼钨合金、高强度特种钢材、高端不锈钢材等高附加值产品,打造有色合金材料产业集群和高品质钢材产业集群。鼓励新材料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势培养新材料领域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做强做优耐火材料、光电玻璃、高分子化工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
  生物医药。以现代中药、兽用药品、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生物制造等为主攻方向,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开拓市场,整合资源,组建集团,力争形成若干拥有核心技术、完整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集团。瞄准国内外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方向,推进与国内外大型企业或团队战略合作,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强化产业发展优势,弥补产业发展短板,培育带动性强的骨干优势企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推动新医药产业快速发展,将示范区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兽药领域规模突出、中药领域特色鲜明、医疗器械领域技术先进的生物医药产业领先区。依托洛阳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洛阳惠尔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研发酶联免疫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化学发光技术、聚合酶联反应(PCR)体外核算扩增技术和生化试剂。依托龙头企业,加强专业分工协作,带动中型企业做大、小(微)企业做精,形成各类企业协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围绕现代中药、兽药疫苗、诊断试剂与设备、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提升中药现代化水平,着力加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等兽用疫苗开发,积极发展阿兹夫定、培南类抗生素等新特药以及高端化医疗器械产品。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提质行动,突出需求导向、融合发展,着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主导产业,引领带动服务业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现代物流。推动呼南高铁、洛平周城际铁路、尧栾西高速公路以及国省干线公路网建设,依托示范区内综合交通枢纽关键节点,以冷链物流、快递物流、电商物流为重点,引进大型分拔中心、货运中转站等物流项目,积极发展智慧物流,培育行业竞争力领先的“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依托两市煤、盐、化工等产品优势和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展大宗商品仓储物流,打造我国中部地区大宗商品储运基地。
  现代金融。壮大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和互通互融的地方经融机构,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担保行业为主体的门类齐全、功能完善、运行稳健的现代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等股权投融资机构,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文化旅游。建立伏牛山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联盟,共同塑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加快发展智慧旅游、全域旅游,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推进洛阳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突出“人文历史、佛教胜地、养生休闲”三大特色,叫响“中原灵秀地、魅力平顶山”旅游形象品牌。支持舞钢市、鲁山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持宝丰县创建省级旅游标准化试点县。
  健康养老。推进医养结合,建设一批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园区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到2025年两市养老床位实现平均每千名老年人不少于40张,符合标准的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
同时,改造提升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与制造业联系紧密的工业设计、研发孵化、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工业旅游等现代服务业。
    (4)完善提升产业发展载体。突出抓好示范园区、重点园区建设,协同推进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融合提升,完善支撑配套体系和综合承载功能,增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能力。
    加快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区以亩均产出和创新发展为导向,开展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健全差别化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引导企业提档升级,倒逼落后产能腾笼换鸟。分产业集聚区制定实施主导产业提升计划,聚焦有比较优势的细分产业领域或中高端环节,谋划实施扩链、补链、强链项目,布局高端产业园、服务业专业园、创新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园,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完善产业集聚区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管网和垃圾收储运体系,推进环保治理设施集中布局和共享,创建绿色园区。支持具备条件的产业集聚区,推进园区智能化和人事薪酬制度、市场化管理运营等体制机制改革。
    培育壮大服务业发展载体。提升商务中心区生产服务功能,以引聚金融服务、科技研发、商务中介等机构为重点,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提升特色商业区特色化、专业化水平,以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和文化体验、特色商业、休闲旅游等精品街区建设为重点,打造特色服务业集群。积极开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大数据、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健康养老、专业交易市场等服务业专业园区布局建设,增强区域服务支撑能力。
    3.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优化城市功能。立足城市发展特点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空间布局,合理界定城镇开发边界,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聚,提高土地开发效率,推动城市功能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突出全域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加快两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善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开展城市设计,综合考虑空间形态、建筑布局、功能结构、景观风貌、山林水系,塑造城市特色,持续优化城镇布局,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构建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洛阳市重点依托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统筹实施“一中心六组团”空间发展战略,着力优化中心城区“三大板块”,建设幸福宜居现代化城市,打造带动平顶山市乃至全省发展的新增长极。平顶山市重点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有序疏解和改造提升老城区,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突出抓好高铁片区、环湖片区、湛南新城、康养小镇等9大片区综合开发,推进新老城区有机融合,逐步建成和谐宜居、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2)提升城市建设品质。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完善运输通道,优化网络布局,统筹城际、城市、城乡交通协调发展,洛阳市完善提升中心城区与组团县快速路网,加快建设龙门、火车站、谷水西等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和生活圈。平顶山市加快构建“两环九放射”城市快速路网,推动形成“南环越湖、北环升级、沙河复航、高铁通行、机场建成”的大交通格局。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环节建设,实施县级医院达标工程,全面改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增加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建成“四馆一中心”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主要任务,抓紧补齐城市短板,抓紧推进生态建设,抓紧治理城市病,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塑造风貌特色,打造居者心怡、来者心悦的宜居城市。
    (3)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城融合步伐,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模式。城市核心区重点布局现代服务业,城市近郊区重点布局先进制造业和都市型农业。高水平推进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商务中心区、特色商业区等发展,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产城融合发展样板区。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实施好独立工矿区和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各区县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综合整治,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分区,优化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性化服务、网格化覆盖、智能化应用、精细化管理,实施县级城市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完成市级和各县(市、区)数字化平台整合,确保已建成的数字城管有效运行。深入实施“宽带洛阳”和“宽带平顶山”工程,全面布局“三网融合”,建设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系统,加快互联网在制造业、服务业、能源、城市等领域应用,建设智慧城市。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中心带动、组团布局、协调发展,按照“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的发展路径,以洛阳、平顶山中心城区为核心,以重点园区所在县城为组团,构建半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态圈和生活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理念引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强化区域分工协作,优化各县(市、区)的产业定位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行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严格节能减排环保准入,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改造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理念引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坚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融合,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河南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以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排、控烧为重点着力治标,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治本,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区域分工协作,优化各县(市、区)的产业定位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行业关联度高的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严格节能减排环保准入,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改造和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深入开展开展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积极推动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发展循环低碳经济,推行园区循环式改造、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以洛阳高新区、平顶山高新区、洛阳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宝丰县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创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推进能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拓宽生态环保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加大国内外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加强生态文明科技人才队伍和人才市场建设。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重点推进尾矿库综合治理,矿山生态恢复和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增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能力。
    (2)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产兴城、以产促城、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形成产业集聚、就业增加、人口转移、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要目标,加快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合力推进城市发展区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良性互动,生态集群发展,全面提升居民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依托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服务业和高端科技服务业,着力发展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促进产业集聚和大容量就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注重发展电子、纺织、食品、轻工等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增加劳动密集型就业机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产业支撑、市场支撑、设施支撑和服务支撑。选择一批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镇率先发展成为小城市,成为产业集聚、人口集聚、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