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  政策法规 |  行政区划 |  理论研究 |  工作动态 |  地名文化 |  地名查询 |  地理标志产品 
学会简介
    河南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是由从事行政区划、地名两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及实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高等院校及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行政、企事业单位的地名爱好者和相关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团体;是经河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在河南省范围内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业务主管单位是河南省民政厅。主要业务范围:行政区划与地名的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业务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接受委托对行政区划变更及地名命名更名进行论证、风险评估;开展地名文化宣传活动。
地名查询  

 
所在位置:政策法规
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
示范区建设方案
(2019—2025年)
(五、六)
 
五、重点项目
    未来一段时期,将规划建设洛阳-汝州产业发展带,有机串联洛龙产业集聚区、伊川产业集聚区、汝阳产业集聚区、汝州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园区,打造伊川-汝州新材料产业集群、汝州-汝阳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重点加强沿线硅深加工、陶瓷产业、新型建材产业等领域合作。加快洛阳—平顶山城际铁路、尧山-栾川-西峡高速公路建设,推动两市基础设施互通、产业互联、信息互通。通过深化招商引资机制、项目用地保障、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促进项目策划、储备、推介、落地。

    (一)总体情况

    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重点任务,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创业创新能力3个方面遴选项目。
    着力建好园区基础设施,实现园区“九通一平”,提升园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快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科技创新体系,在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形成若干个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战略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型和服务型园区;大力实施 “三大改造”,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培育新材料、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高起点、高速度、高品质发展。
    两市合计建设30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309.45亿元。其中,洛阳市建设172个项目,总投资679.45亿元;平顶山市建设132个项目,总投资630亿元。

    (二)分类别情况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5个,总投资213.83亿元;公共服务平台项目40个,总投资96.73亿元;创业创新能力培育项目189个,总投资998.89亿元。
    其中,洛阳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7个,总投资47.83亿元;公共服务平台项目13个,总投资22.08亿元;创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122个,总投资609.54亿元。
    平顶山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166亿元;公共服务平台项目27个,总投资74.65亿元;创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67个,总投资389.35亿元。
    示范区重点项目的名称、建设年限、地点、总投资、项目进展情况,详见附表。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成立河南西部(洛阳-平顶山)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厅际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发展改革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召集人,省发展改革委分管负责人担任副召集人,省科技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自然资源厅、国开行河南省分行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指导两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协同发展障碍,定期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落实和协调推广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建立与省有关单位的定期协同会商机制,指导两市更好推进示范区建设。两市分别设立以市长为组长、有关部门及县(区)和产业集聚区主要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横向对口衔接和上下联动配合,明确专门工作机构、指定专门负责人员和年度工作任务,切实把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凝聚政策合力

    围绕重点任务落实,省有关单位和两市分别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力争在营商环境联建、重点领域联管、监督执法联动、市场信息互通、标准体系互认等方面取得突破,细化明确先行先试具体政策,合力构建促进示范区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在示范园区、重点园区率先复制推广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区先行先试政策,形成政策叠加效应。根据产业周期和企业成长性,采取先租赁后出让、在法定最高年期内试行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降低企业前期投资成本,提高土地周转效率。创新高技术人才培育引进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三)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争取国家并统筹运用省级各类资金、基金,两市分别设立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以资本金、风险补偿金、财政贴息等形式与金融资金配套使用,共同形成各级各类资金支持示范区发展的强大合力。鼓励政策性银行、开发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机构探索支持示范区建设的有效融资模式,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项目提供融资规划、投贷结合等综合金融服务。

    (四)强化责任落实

    将示范区建设各项任务和政策落实责任细化分解,省有关单位和两市按照任务分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并加强督导落实。围绕示范园区、重点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创新能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等,两市加强重大项目谋划,落实建设条件,加快项目实施。加强两市以及示范园区、重点园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与相互促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示范区学习观摩活动。加强示范区统计监测工作,结合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示范区考核评价工作制度。两市政府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凝聚力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山东区划地名网 山西区划地名网 四川区划地名网 河北区划地名网 陕西区划地名网 湖北区划地名网
辽宁区划地名网 南京区划地名网 杭州区划地名网 湖南区划地名网 河南区划地名网 中国行政区划网